求助下大家等额本息与等额本金有什么区别?



				
				
甜田心ttx
26416 次浏览 2024-06-01 提问
129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3 20:51:01 回答

等额本息与等额本金区别:
等额本金还款法在整个还款期内每期还款额中的本金都相同,偿还的利息逐月减少;本息合计逐月递减。这种还款方式前期还款压力较大,适合收入较高或想提前还款人群。  
等额本息还款法每期还款额中的本金都不相同,前期还款金额较少,本息合计每月相等。这种还款方式由于本金归还速度相对较慢,占用资金时间较长,还款总利息较相同期限的等额本金还款法高。  
等额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其中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  
等额本金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贷款金额/贷款月数)偿还贷款本金,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两者合计即为每月的还款额。

2024-06-03 20:51:01 回答

等额本息法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每月的还款额相同,从本质上来说是本金所占比例逐月递增,利息所占比例逐月递减,月还款数不变,即在月供“本金与利息”的分配比例中,前半段时期所还的利息比例大、本金比例小,还款期限过半后逐步转为本金比例大、利息比例小,其计算公式为:
  每月还本付息金额  =[  本金  x  月利率  x(1+月利率)贷款月数  ]  /  [(1+月利率)还款月数  -  1]
  每月利息  =  剩余本金x贷款月利率
  还款总利息=贷款额*贷款月数*月利率*(1+月利率)贷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  -  1】-贷款额
  还款总额=还款月数*贷款额*月利率*(1+月利率)贷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  -  1】
  注意:在等额本息法中,银行一般先收剩余本金利息,后收本金,所以利息在月供款中的比例会随本金的减少而降低,本金在月供款中的比例因而升高,但月供总额保持不变。
等额本金法简介:
  等额本金法最大的特点是每月的还款额不同,呈现逐月递减的状态;它是将贷款本金按还款的总月数均分,再加上上期剩余本金的利息,这样就形成月还款额,所以等额本金法第一个月的还款额最多  ,然后逐月减少,越还越少,计算公式为:
  每月还本付息金额=(本金/还款月数)+(本金-累计已还本金)×月利率
  每月本金=总本金/还款月数
  每月利息=(本金-累计已还本金)×月利率
  还款总利息=(还款月数+1)*贷款额*月利率/2
  还款总额=(还款月数+1)*贷款额*月利率/2+贷款额
  注意:在等额本金法中,人们每月归还的本金额始终不变,利息随剩余本金的减少而减少,因而其每月还款额逐渐减少。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在一般的情况下,等额本息所支出的总利息比等额本金要多,而且贷款期限越长,利息相差越大。
  等额本息适合的人群
  等额本息每月的还款额度相同,所以比较适宜有正常开支计划的家庭,特别是年青人,而且随着年龄增大或职位升迁,收入会增加,生活水平自然会上升;如果这类人选择本金法的话,前期压力会非常大。
  等额本金适合的人群
  等额本金法因为在前期的还款额度较大,而后逐月递减,所以比较适合在前段时间还款能力强的贷款人,当然一些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人也比较适合这种方式,因为随着年龄增大或退休,收入可能会减少。

2024-06-03 20:51:01 回答

等额本息还款法:本金逐月递增,利息逐月递减,月还款数不变。
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其中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
等额本金还款法:本金保持相同,利息逐月递减,月还款数递减。适合于有计划提前还贷。
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贷款金额/贷款月数)偿还贷款本金,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两者合计即为每月的还款额。
等额本息:本金逐月递增,利息逐月递减,月还款数不变。
等额本金:本金保持相同,利息逐月递减,月还款数递减。适合于有计划提前还贷。
利息少的是等额本金方式的还款。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每期还款金额相同,即每月本金加利息总额相同,客户还贷压力均衡,但利息负担相对较多;后者又叫‘递减还款法’,每月本金相同,利息不同,前期还款压力大,但以后的还款金额逐渐递减,利息总负担较少。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11077070236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