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最新房产政策是怎样的?



				
				
yyy777777777777777
28302 次浏览 2024-06-01 提问
57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3 10:41:59 回答

按相关规定,通过购买、继承、赠与、自建等合法途径获得房屋所有权,准许其本人、配偶、同住(指户口在同一个户口簿上)的未婚子女及父母户口迁入沈阳市。购房落户的,购房者本人如已婚则不得夫妻拆户办理,必须共同迁入。购房者18周岁以上未婚成年子女可单独申请登记常住户口,但未满18周岁子女只能与其父母一同办理落户。房证下发就可以直接落户。

2024-06-03 10:41:59 回答

沈阳最新房产政策:
  第一,外埠人员在沈阳国有土地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含二手房),取得合法产权手续的,准予本人、配偶、未婚子女及共同居住的父母在沈阳市落户;第二,现役军人在沈阳购买商品住房,凭合法产权手续,准予本人、配偶、未婚子女及共同居住的父母在沈阳市落户。夫妻双方均系驻沈部队现役军人,在沈具有合法固定住所,新生儿可在房屋所在地申请登记户口;第三,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可采取“先落户、后择业”的落户政策,对于具有普通中等专科以上学历在沈就业,并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的应届、往届毕业生,准予本人、配偶及未婚子女户口迁入沈阳市。
  此外,公安部门还推出了一系列落户新举措,像在沈阳集体土地购房或自建房的农业人口,取得产权证后,产权人及其配偶、未婚子女及共同居住的父母可申请并经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同意后,在当地落农业户口。在沈阳集体土地购房或自建房的农业人口,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后,产权人及其配偶、未婚子女及共同居住的父母,可申请在当地落非农业户口。
  投资沈阳经济也可落户
  同样是2009年,沈阳市公安局再推落户新政,内容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
  一、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连续2年年纳税3万元,或当年(12个月)纳税5万元,在沈阳具有固定住所的,准予业主或个体工商户本人、配偶及未婚子女落户。
  二、委托经营、租赁沈阳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从委托经营、租赁之日起,连续2年年纳税额超过10万元,准予经营人或其直系亲属、企业专业人员中,办理1名未婚人员落户我市。2年后年缴税金每满10万元,在上述人员中增加1人落户。
  三、外埠人员投资社会公益事业10万元以上,准予其本人、配偶及未婚子女在沈阳落户。
  四、外埠人员在我市投资兴办企业,使用沈阳失业下岗职工30人以上的,准予投资者本人、配偶及未婚子女在沈阳落户。
  五、外埠人员具有普通中等专业以上学历,并在沈阳就业签订劳动或聘用合同的人员,准予其本人、配偶及未婚子女户口迁入我市。
  专家:沈阳落户政策最宽松
  据有关人士介绍,沈阳的落户政策,对外埠来沈人员购买住房的面积和款额均不作限制,尤其是允许购买二手房也可办理落户,这在全国同类大城市中是第一个。
  沈阳取消暂住证后,将学历、投靠政策、人口指标等户口迁移的限制进一步打破,在沈阳有生活基础、合法居住地和长期居住的外地人首次可以享受到沈阳公民的平等待遇。
  希望可以帮到你。

2024-06-03 10:41:59 回答

沈阳市规定,在二环路区域内暂时实行居民家庭限购住房套数政策,即:已拥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含购房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能够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二环区域内向其售房。
  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通过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方式,解决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合理确定租金水平,逐步解决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加强住房用地供应和管理。今年沈阳市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计划总量不得低于前2年年均实际供应量,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加强对闲置土地的监管和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查处力度。严格土地竞买人资格和资金来源的审查。
  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加强商品住房预售管理,规范商品房预售许可行为,对预售商品住房实行明码标价;实施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加快推进存量房交易合同网上备案,全面实施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进一步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数据平台。
  建立问责机制。沈阳市将在3月份向社会公布全市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严格实行问责制,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工作不力的,追究相关部门和领导责任。以上仅供参考。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774120330810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