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地下工程防水做法标准?



				
				
楞大个肚兜
89776 次浏览 2024-06-06 提问
135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8 14:41:29 回答

地下防水工程  3-1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民用及工业建筑的地下室防水,推荐刚性防水做法;UEA补偿收缩混凝土刚性防水施工工艺。  2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采用425号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过期、受潮、变质的水泥。  2.1.2  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  2.1.3  石:宜用卵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1%,吸水率不大于1.5%。  2.1.4  水:饮用水或天然洁净水。  2.1.5  U.E.A膨胀剂:其性能应符合行业标准《混凝土膨胀剂》(JC476?2),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的规定,与其它外加剂混合使用时,应经试验试配后使用。  2.1.6  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翻斗车、手推车、振捣器、溜槽、串桶、铁板、铁锹、吊斗,计算器具磅秤等。  2.2  作业条件:  2.2.1  钢筋、模板上道工序完成,办理隐检、预检手续。注意检查固定模板的铁丝、螺栓是否穿过混凝土墙,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止水措施。特别是管道或预埋件穿过处是否已做好防水处理。木模板提前浇水湿润,并将落在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2.2.2  根据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2.2.3  材料需经检验,由试验室试配提出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的抗渗等级应按设计要求提高0.2MPa。  2.2.4  如地下水位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继续做好降水,排水。  3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混凝土搅拌→运输  →混凝土浇筑→养护  3.2  混凝土搅拌:搅拌投料顺序:石子  →砂→水泥→U.E.A膨胀剂→水  。  投料先干拌0.5~1min再加水。水分三次加入,加水后搅拌1~2min(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0.5min)。混凝土搅拌前必须严格按试验室配合比通知单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散装水泥、砂、石车车过磅,在雨季,砂必须每天测定含水率,调整用水量。现场搅拌坍落度控制6~8cm,泵送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14~16cm。  3.3  运输:混凝土运输供应保持连续均衡,间隔不应超过1.5h,夏季或运距较远可适当掺入缓凝剂,一般掺入2.5‰`3‰木钙为宜。运输后如出现离析,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  3.4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浇筑,宜不留或少留施工缝。  3.4.1  底板一般按设计要求不留施工缝或留在后浇带上。  3.4.2  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200mm的墙体上,墙体如有孔洞,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少于300mm,施工缝形式宜用凸缝(墙厚大于30cm)或阶梯缝、平直缝加金属止水片(墙厚小于30cm),施工缝宜做企口缝并用B.W止水条处理垂直施工缝宜与后浇带、变形缝相结合。  3.4.3  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杂物,冲净并湿润,再铺一层2~3cm厚水泥砂浆(即原配合比去掉石子)或同一配合比的减石子混凝土,浇筑第一步其高度为40cm,以后每步浇筑50~60cm,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浇筑。混凝土自高处自由倾落不应大于2m,如高度超过3m,要用串桶、溜槽下落。  3.4.4  应用机械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振捣时间一般10s为宜,不应漏振或过振,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铺灰和振捣应选择对称位置开始,防止模板走动,结构断面较小,钢筋密集的部位严格按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要求操作,浇筑到最上层表面,必须用木抹找平,使表面密实平整。  3.5  养护:常温(20~25℃)浇筑后6~10h苫盖浇水养护,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不少于14d。

2024-06-08 14:41:29 回答

地下工程防水做法标准:
  一、适用范围
  (一)本推荐做法适用于一般民用及工业建筑的地下室防水或半地下室防水工程。
  (二)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技术先进,保证质量,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要求。
  (三)本推荐做法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在选材上可推广使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UEA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等新材料、新技术。在施工上宜采用冷粘法、热熔法和混凝土掺加防水剂等新工艺,以提高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杜绝工程渗漏,促进防水技术不断发展。
  二、设计基本要求
  (一)地下室防水工程设计方案,应该遵循以防为主,以排为辅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设计先进,防水可靠,经济合理。可按地下室防水工程设防表的要求进行设计。(见表1)
  (二)一般地下室防水工程设计,外墙主要抗水压或自防水作用,再做卷材外防水(即迎水面处理),卷材防水做法,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施工。
  (三)地下工程  比较复杂,设计时必须了解地下土质、水质及地下水位情况,设计时采取有效设防,保证防水质量。
  (四)地下室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时,地下室设计应该考虑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保证防水效果。
  (五)地下室设防标高的确定,根据勘测资料提供的最高水位标高,再加上500mm为设防标高,上部可以做防潮处理,有地表水按安全防水地下室设计。
  (六)地下室防水,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柔性防水或刚性防水,必要时可以采用刚柔结合防水方案。在特殊要求下,可以采用架空、夹壁墙等多道设防方案。
  (七)地下室外防水工作面时,可采用外防内贴法,有条件转为外防外贴法施工。
  (八)地下室外防水层的保护,可以采取软保护层,如聚苯板等。
  (九)对于特殊部位,如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埋件等薄弱环节要精心设计,按要求作细部处理。
  三、施工基本要求
  (一)前期准备
  1.施工前应对图纸审核,了解地下室工程施工图中的防水细部构造和技术要求,并编制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
  2.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应按各道工序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所使用的防水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书,及北京市建委颁发的防水材料使用认证书。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防水材料进入现场,应按规定进行现场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地下室防水工程必须由防水专业队施工,其技术负责人及班组长必须持有市建委颁发的防水施工人员上岗证书。
  5.使用本推荐做法施工必须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防火、环保规定。
  (二)作业条件
  1.基层15-20mm厚的1:3水泥砂浆找平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找平层应抹平压光、坚实、牢固、不起砂,不得有凹凸、松动、鼓包、裂缝、麻面等现象。其平整度应用2m长直尺检查,找平层与直尺间的空隙不得超过5mm。
  2.找平层表面必须干净、干燥,其含水率不大于9%。
  3.底板找平层与立墙交接处,找平层与积水坑,凹坑等交接处的阴阳角均应作成圆弧。圆弧半径应根据卷材材种类按表2选用。
  4.找平层的坡度应符合设计及有关规定要求,不得局部积水。
  (三)注意事项
  1.施工材料和辅助材料多属易燃品,存放材料的仓库及施工现场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防火规定。使用二甲苯等溶剂应有相应的防毒措施。
  2.地下室防水工程部位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3.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热熔法施工环境温度不低于-10??C;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现场施工不低于-5??C;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一般不宜冬期施工,如确实急需施工时,环境温度应大于0??C。雨天、雪天、五级风以上均不得施工。
  4.注意成品保护。防水施工要与有关工序作业配合协调,防水专业队与有关施工操作人员共同保护防水层不遭破坏。不穿带钉的鞋上防水层。
  5.劳动组织可根据施工作业面变化进行调整,一般每组为5-8人。
  四、地下室防水验收及保修期
  (一)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竣工的防水层不得有渗漏和积水现象。
  2.所有材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与设计要求。
  3.防水层铺贴方法和卷材搭接顺序应符合施工工艺规定,搭接宽度应符合附表1要求,搭接缝必须粘牢、准确、严格,接缝边缘嵌填密封。盖压条必须粘结牢固,缝隙嵌填密封严实。卷材表面平整,收头牢固。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总厚度规定不应小于2mm,防水层表面应平整无折皱。
  4.细部构造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每完成一道工序应有专人检查,特别是隐蔽工程要达到合格,经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6.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完毕,应及时整理全部技术资料,做好归档工作。
  (二)保修期
  地下室防水工程的保修期应不少于3年。由施工与使用单位签约,凡保修期内出现渗漏,由施工单位负责返修,费用由责任方负担。

2024-06-08 14:41:29 回答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标准
1  级  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2  级  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
   房屋建筑地下工程:总湿渍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包括顶板、墙面、地面)的1‰;任意100㎡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2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1㎡;
   其他地下工程:湿渍总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任意100㎡  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其中,隧道工程平均渗水量不大于0.05L/(㎡.d),任意100㎡防水面积上的渗水量不大于0.15L/(㎡.d)
3  级  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任意100  m2防水面积上的漏水或湿渍点数不超过7处,单个漏水点的最大漏水量不大于2.5L/d,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3㎡;
4  级  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整个工程平均漏水量不大于2L/(㎡.d),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平均漏量不大于4L/(㎡.d)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7385993003845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