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能告诉我如何雕刻玉器?



				
				
瓜的小妞
82533 次浏览 2024-05-26 提问
28

最新回答 (4条回答)

2024-05-28 18:11:18 回答

1、阴刻线:指在玉器的表面琢磨出下凹的线段,有单阴线或两条并行的双刻阴线。汉代以前的阴线段大多极浮浅,由一段段短线连接而成,若断若续,这是砣具旋转轻起轻落形成的,一般称之为“入刀浅”、“跳刀”、“短阴刻线”。
2、勾彻:按设计的花纹勾出浅沟形凸起线条叫“勾”,也称阳线,商代时常用。把一边的线墙磨出一定的形体叫“彻”,西周时为单彻,即一面斜入刀,另一面为阴刻线,也产生阳文凸起的效果,俗称“一面坡”。
3、隐起:在线条或块面外廓略减起,形成隐约凸起,触之边棱不明显,红山文化即采用。
4、高浮雕:挖削底面,形成立体图形,并加阴线纹塑形,始于战国,明清时流行。
5、圆雕:立体造型人物、立兽等,红山文化及商代玉器中经常出现此类的玉器。
6、浅浮雕:利用减地方式,挖掉线纹或图象外廓的底子,造成线饰凸起的效果。良渚文化的玉琮、兽面眼、口、鼻即用浅浮雕。
7、 活环:将玉料削琢成相连的活动环索,可延伸玉料的跨度,春秋时即已采用。
8、镂空雕:又称透雕,在穿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最早见于良渚文化镂空的玉冠状饰。镂空雕的程序是先在纹饰外廓等距的地方钻管打孔,再用线锯连接形成槽线。商代时镂空玉凤的镂空剖面很平滑,说明当时镂孔对接技术已非常娴熟。元代的镂雕技术有了新的发展,透雕的玉炉顶、荷花芦叶穿插多达三、四层,十分玲珑剔透。
9、花下压花:由多层透雕发展而来,所制玉器巧妙地以细密镂空纹饰为底纹,衬托表面半浮雕手法琢制的龙纹或花草造型,形成两层或三层有浮雕的装饰面。
10、打孔:红山文化时打孔的形式就很丰富,当时用竹木、皮革钻具,借助于中介水砂钻磨,硬度极低,造成孔洞口沿磨损,两面钻孔的对接不够准,孔径壁有条痕等。良渚文化打眼、穿孔的技术有所提高,玉琮的射径内壁均很光滑,先秦以前由于钻孔的工具原始,孔洞多呈马蹄形眼(单面钻)、蜂腰眼(对接孔洞)。战国以后使用铁钻头穿孔,形成整齐的管状。汉代时能钻制复杂的人字眼(如玉翁仲)、象鼻眼等。
11、 底子:铲削后的器面、器壁,古代人制作玉器精益求精,纹饰底子也不惜工本,注意削平磨光,因而十分平整。
12、挖膛:琢制玉器内腹部技术,良渚文化时的高筒玉琮已显示出挖膛技巧的高超,清代的鼻烟壶制作更追求薄壁,使这一技术更趋娴熟。
13、抛光:分粗光、精光,战国以后的玉器很注重最后的抛光工序,使玉雕表面的晶莹润泽的玻璃光泽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
14、剪影:所雕出的人物或动物采用正侧面剪影的手法,如同剪纸一样,抓住主要的特征,用熟练而准确的轮廓线勾勒出生动的艺术形象来。

2024-05-28 18:11:18 回答

以雕刻说,原始时期随陶器广泛使用而派生出的俑像物什,不仅是审美与象征的产物,也是原始先民们逐渐形成习俗的产物。于是到了“以代人殉”的时代为起始,俑像便纳入了华夏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官方文化体系。石刻艺术同样如此,塑造与雕刻动物是丧葬民俗的产物,而为霍去病墓列置石像,并且延续至跨越隋唐以至明清时代则是官方“大民俗”的规则。所以,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与底色,是持续而恒定地发挥着作用的。这是民俗与中国文化总体风貌的血脉关系之一。  
其二,民俗艺术(含民间美术)是以特定人群、语言、种族、地域为纽带,呈纵向传播的恒定形态的原生艺术。它不具有普及性、普遍性和鲜明的时代性。
其三,民俗艺术具有着独特的审美旨趣、造型特点与形象系统,它们基本上不受时尚风习的左右而往往以一种造型、风格、色彩而延续千百年;它可以跨越时代、跨越政治、跨越时空,持久地保持其恒定的特色。
综上所述的民俗(民间)艺术流布的原因与特征,建立起了中国传统雕刻艺术深厚的生存土壤与广阔的文化背景。从而使二者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历程中始终保持生命活力的互为源泉的关系。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规定”了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必然风格。

2024-05-28 18:11:18 回答

首先,个人想学习雕刻玉石的话需要买电磨和金刚砂磨头,买一些玉石原料,如果原料较大还需要买切割机先进行切片
第二,雕刻,这个需要一些美术和雕刻功底,雕刻的图案有一些传统的吉祥造型,还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雕刻成喜欢的图案
第三,抛光,需要买砂条,砂纸,抛光膏,抛光轮,先用砂条砂纸,从粗到细慢慢磨,直到完全没有了雕刻的痕迹,最后用抛光轮沾抛光膏最后抛光

2024-05-28 18:11:18 回答

你好,雕刻玉器的方法还是很简单的,首先是需要雕刻刀,在进行雕刻的时候是需要用到玉雕磨具的,其次是需要技术精湛的师傅来进行加工雕刻进行处理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83518886566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