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请问下大家如何设计多层鱼缸?



				
				
天津家具城
82251 次浏览 2024-06-11 提问
124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13 11:03:57 回答

多层鱼缸设计方法;
【上部循环过滤(上滤)】
  这是最常见的过滤方式,大多数成品缸配套的是这种过滤方式。在鱼缸顶部靠近灯管位置有一过滤槽,在过滤槽内可以放置过滤棉、活性炭、玻璃环等,潜水泵将水抽入过滤槽,再由过滤槽底部的出水口流回到水族箱内。上部过滤器的最大优点是清洗方便,当过滤材料很脏时,可以很方便地取出进行清洗。最大的缺点是因空间所限,过滤槽的容积小,放的滤材较少,因而过滤功能较弱。上部过滤系统不适用于种植水草,水流会减少水族箱中二氧化碳的滞留时间,同时过滤器的水流还会将空气中的氧气大量带入水中,水中容氧量增加,会使喜好氧气的藻类大量生长,影响水族箱的观赏效果。
【内置式过滤(沉水式过滤器)】
  内置式过滤由潜水泵与过滤槽直接连接在一起,沉在水中,在过滤槽内有一块卷筒状的过滤棉缠绕在一个漏网的圆柱上,在圆柱的内部有许多生物球,便于硝化菌的附着。内置式过滤器的最大优点是声音轻,水流方向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适应以水草为主的水族箱用。内置式过滤器的出水口有下个连接二氧化碳的入气口,二氧化碳可以经过此口进入水中,二氧化碳经过水流的冲击,可以很均匀地分散到水族箱的每个角落,被水草吸收。但是,机械过滤杂质的效果不如上部过滤器,因为,过滤后的污物,附着在过滤棉上浸在水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内置式过滤器清洗也很方便,只要将内部的过滤棉取出清洗即可,由于内置式过滤器的表面与水的接触面比较大,它的单位面积的吸水功率小,最适宜小型鱼缸、饲养小型鱼类和鱼类繁殖期间使用,或作为鱼缸的辅助泵造流使用。
【底沙过滤:】
  用一层较厚的细沙将相连通的、管身锯有细小裂纹的水管埋在缸底,
  水流在水泵的吸力下经过细沙过滤进入沙底的水管,再被抽至水族箱的上层水面,这种过滤方式常被用在草缸中。    其优点是初期比较美观,但因鱼饵、鱼便积压在沙中无法及时清除,时间长了沙易变黑,积压的有机质、氨氮等超过了硝化系统的处理能力,造成鱼缸水质日益恶化而鱼病不断,整缸清洁时也很麻烦。
【底缸过滤】
  在放置鱼缸的桌下有一盛放滤材的小缸,    小缸被分成几格以放置不同滤材,水从缸顶溢下,经过滤材后再被抽回缸内。因盛放滤材的空间大,所以硝化过滤功能强,比较适合饲养中、大型鱼,且清洁、更换滤材便利。但对水泵的功率要求较高,功耗大且噪音较大。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2024-06-13 11:03:57 回答

1.首先制作一个长方形的鱼缸,然后我们需要一块玻璃,用玻璃刀切割成三条玻璃片,尺寸的话要正好比鱼缸的宽少那么点,直接可以横着放到鱼缸里面,放入三根玻璃条,然后用玻璃胶固定住,最好多打点玻璃胶以防固定不住。
2.然后在鱼缸靠墙的那面在刚刚固定住的三个玻璃条上面制作出一个长方形的小蓄水池,长最好和鱼缸的长度一样,宽的话看个人基本的话是15CM到30CM左右,文字详解不清的话,请看
3.接着我们把这个鱼缸上面的小蓄水池用5块正好能插进去的玻璃分成四段,这样分成4部分的原因是可以放入生化棉之类的进行过滤。
4.弄好玻璃挡板后,我们出来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处转两个眼,这样方便管子能够从进水口进去,然后水能从出水口流出来。
5.接着我们需要去买一个潜水泵,装在鱼缸的进水口下面,然后把水泵的出水口的管子从玻璃洞口中穿出。
6.水泵管子弄好后,接着在过滤水池的第一个分段也就是水泵的水进去的第一个水槽中放入过滤棉,接着在后面的几个水槽中放入大量的陶陶瓷环培养硝化菌。
7.最好把该打上玻璃胶的地方通通打上以防止漏水,然后固定好后,打开氧气泵试验下有没有地方漏水,如果没有就可以完成了。

2024-06-13 11:03:57 回答

很高兴为您解决问题。
单个做缸每个缸尺寸一样。缸三面比正面高200,然后一个一个码上去,用玻璃胶粘接每层码缸位置。
注:大尺寸鱼缸在两层缸连接部位加粘玻璃条。
过滤盒放在鱼缸上面的时候,最低是10厘米以上的生物过滤层(用塑料的生化球或者便宜一点用陶瓷环),在此上面铺过滤棉作为物理过滤层。硝化细菌将生长在生物过滤层,就是说水质变清的主力是生物过滤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你可以一层生物过滤层一层物理过滤层的叠加。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9405994415283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