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楼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怎么算?



				
				
奈奈小妖精
64028 次浏览 2024-05-28 提问
136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5-30 10:09:45 回答

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为  r=1.5h。  式中r——保护半径(米);h——避雷针高度(米)。在被保护物高度hx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为  rx=(h-hx)p=hap;  rx=(1.5h-2hx)p。  式中rx—避雷针在hx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米);  hx—被保护物的高度(米);  ha—避雷针的有效高度(米);  p——高度影响系数(考虑避雷针太高时,保护半径不按正比例增大的系数)。  h≤30米时,p=1。  图1中顶角α称为避雷针的保护角.对于平原地区α取45°;对于山区,保护角缩小,α取37°。  我们通过一个具体例子来计算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一座烟囱高hx=29m,避雷针尖端高出烟囱1m。那么避雷针高度=30m,  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  r=1.5h=1.5×30=45(m),  避雷针对烟囱顶部水平面的保护半径  rx=(h-hx)p=(30-29)×1=1(m)。

2024-05-30 10:09:45 回答

1、我能告诉你,它能保护的范围,理论上是一个圆锥型,在近似点,拿一个3角行来说吧。  
2、它正好是是一个正3角型,做个高,左30度,右30度,这个3角型转180度,得出的圆锥型就是他理论保护范围,这个范围里面,是绝对安全,把角扩大到38+38度,这个是相对安全。  
3、42+42这个算一般吧,45+45以上的,基本考虑自己装避雷针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2024-05-30 10:09:45 回答

你好
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滚球法原理进行简便的、不需要记公式的方法计算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如下例:例2雷达站接闪器保护范围的计算该雷达塔楼为圆形,雷达天线罩所在天面高83.2m,三根避雷针安装在三个支撑柱的顶端。二类防雷建筑,滚球半径hr为45m。由于楼高超过hr,所以塔楼必须采取防侧击雷措施。对雷达天线的防护,只要计算出避雷针在雷达天线罩顶端和侧面的保护范围即可达到保护的目的。①雷达天线罩顶端保护范围的计算:图3为塔楼侧剖面图,在塔楼中轴线上方距天线罩顶hr+lm(保护距离取1m)处一点0为圆心,以hr为半径作圆弧交避雷针于A点,交中轴线于E点。AD为避雷针距中轴线的距离,设计图已给出作者简介:谭玉龙(1963一),男,四川兰电防雷有限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气象电子工程师。长期从事雷电防护工程工作,在实践中,累积了大量经验并总结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广泛应用于省内多个大型防雷工程,主持并参与40多个大、中型综合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并解决了古建筑物、通信基站和铁路信号系统等防雷技术难题。  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的一种方法为13m。图2滚球法图3顶面和侧面保护范围的计算A8l8lOD=0A一AD=43.08m.其中OA=45mAD:13mDE=hr—OD=1.92m避雷针高(从天线罩基座算起)h=天线罩高度+保护距离+DE=14.4m即专用避雷针高度大于14.4m即可。考虑专用避雷针生产规格,故选专用避雷针高度为15m。②雷达天线罩侧面保护范围的计算:见图4(图4为图3中H—B的剖面图),以O为圆心,以hr为半径作圆弧交避雷针C、B。则:FB=DB×sin60。=AD×sin60。=11.26m.OF=~//0B一FB=43.57m.见图3,以避雷针B为圆心,以O”F为半径作弧;以观景大厅顶部避雷带(或均压环)边缘G点为圆心,以hr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H点。以H点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交G、I两点,两点间的圆弧即为雷达天线罩侧面最小保护范围。结论:专用避雷针高度为15米。/…~\\\\\图4H—B的剖面图雷达天线罩顶部最短保护距离为:专用避雷针高度一雷达天线罩高度一DE=15—11.48—1.92=1.6米。雷达天线罩边缘最短保护距离为:雷达天线罩中心距H点的距离一雷达天线罩半径一h,从图中量得为1.05米。雷达天线罩中部的保护范围见图5。图5天线罩侧面的保护范围若采用先计算雷达天线罩侧面的保护范围再计算顶端的保护范围,还可得出更精确的数值。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2223110198974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