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工艺流程哪位了解?



				
				
stella1135
88854 次浏览 2024-05-31 提问
58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2 04:41:49 回答

合成化纤的和产一般有两个办法,一种是融熔纺,一种溶液纺。涤纶融体纺和切片纺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这是融熔纺的的典型方法,其他融熔纺和这个差不多。
切片纺: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铸带→水冷却→干燥→切粒→打包→涤纶湿切片→开袋→筛选→除铁→脉冲输送→湿切片料仓→预结晶→干燥→涤纶干切片→干切片料仓→纺前过滤器→静态混合器→螺杆挤压机→熔体→喷丝头→熔体细流→侧吹风→甬道→固化丝条→上油→卷绕→
涤纶POY→张力器→喂入辊→第一加热器→假捻器→第二热箱--第三罗拉→卷绕辊→涤纶DTY
 
融体纺: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五釜聚合或三釜聚合)→融体过滤  →增压--冷却--五通阀--融体分配管--纺丝箱--计量泵--组件--侧吹风--油轮--预网络--
涤纶POY→张力器→喂入辊→第一加热器→假捻器→第二热箱--第三罗拉→卷绕辊→涤纶DTY
 
下面氨纶的主要生产方法:
1、干法溶液纺丝  
 干法纺丝以聚醚二醇与二异氰酸酯以1:2的摩尔比在一定的反应温度及时间条件下形成预聚物,预聚物经溶剂混合溶解后,再加入二胺进行链增长反应,形成嵌段共聚物溶液,再经混合、过滤、脱泡等工序,制成性能均匀一致的纺丝原液。然后用计量泵定量均匀地压入纺丝头。在压力的作用下,纺丝液从喷丝板毛细孔中被挤出形成丝条细流,并进入甬道。甬道中充有热空气,使丝条细流中的溶剂迅速挥发,并被空气带走,丝条浓度不断提高直至凝固,与此同时丝条细流被拉伸变细,最后被卷绕成一定的卷装。可纺氨纶丝的纤度范围为1.1-246.4tex,纺丝速度200-600  m/min,有的可高达1000  m/min。  
2、湿法溶液纺丝  
 湿法纺丝与干法类似,也形成嵌段共聚物溶液,通过计量泵压入喷丝头。从喷丝板毛细孔中压出的原液细流进入凝固浴,原液细流中的溶剂向凝固浴扩散,聚合物的浓度不断提高,在凝固浴中析出形成纤维,再经洗涤干燥后进行卷绕。纺丝速度一般为5-50  m/min,加工纤度0.55-44tex。  
 干法纺丝与湿法纺丝相比,纺丝聚合物浓度,粘度也高,能够承受更大的喷丝板拉伸比,纤维比湿纺更细。同时干纺使用热空气作为凝固介质,与凝固浴相比在纺程上丝条流体力学阻力小,纺丝速度高,产量也更大。湿法纺丝由于生产成本高,已逐渐被淘汰。我国仅有的二套湿纺装置都已停产。  
3、熔法纺丝  
 熔法纺丝是将干燥后的热塑性聚氨酯切片送入螺杆挤压机,切片由于受热而熔融,熔体以一定压力被挤出并输送到纺丝部位,然后用纺丝泵将熔体定量均匀地压至纺丝组件。熔融细流从喷丝板小孔挤出,在甬道中冷却而凝固成纤维。熔融纺丝只适用于易熔的和熔融温度下稳定性良好的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纺丝速度为200-800m/min。  
 熔纺生产流程短,投资少,不需溶剂回收,成本低。但熔纺氨纶技术仍不够成熟,生产成本、产品品质受原料影响较大,而原料切片生产受制于人。同时由于纺丝工艺和纺丝原料的不同,干纺氨纶与熔纺氨纶在结构和性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干纺氨纶性能优良,而熔纺氨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预聚体在加工温度下不稳定,在高温的停留时间稍长时,会发生过量交联,生成凝胶,导致成品物理机械能也比干纺差,产品档次低,应用范围小。目前我国熔纺氨纶装置规模都偏小,产能也低。  
其中的1,2是典型的溶液纺的方法。
其他的还有什么液晶纺之类的,就不多说。方法大体一样,有细微的差别。

2024-06-02 04:41:49 回答

化纤工艺流程:把棉花纺成纱,一般要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主要工序。用于高档产品的纱和线还需要增加精梳工序。  生产不同要求的棉纱,要采取不同的加工程序,如纺纯棉纱和涤棉混纺纱,由于使用的原料不同。

2024-06-02 04:41:49 回答

化纤工艺流程:包括纺纱工艺和织造工艺两部分。
纺纱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
织造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络筒、整经、浆纱、穿经、织造、整理。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5690789222717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