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屏和电阻屏的区别是什么?



				
				
雾夜狂奔
37483 次浏览 2024-06-09 提问
117

最新回答 (5条回答)

2024-06-11 09:46:01 回答

前主要有几种类型的触摸屏,它们分别是:电阻式(双层),表面电容式和感应电容式,
表面声波式,红外式,以及弯曲波式、有源数字转换器式和光学成像式。它们又可以分为
两类,一类需要  ITO,比如前三种触摸屏,另一类的结构中不需要  ITO,  比如后几种屏。目
前市场上,使用  ITO  材料的电阻式触摸屏和电容式触摸屏应用最为广泛
ITO  是铟锡氧化物的英文缩写,它是一种透明的导电体。通过调整铟和锡的比例,沉积方
法,氧化程度以及晶粒的大小可以调整这种物质的性能。薄的ITO材料透明性好,但是阻
抗高;厚的ITO材料阻抗低,但是透明性会变差。在PET聚脂薄膜上沉积时,反应温度要
下降到  150  度以下,这会导致ITO氧化不完全,之后的应用中ITO会暴露在空气或空气隔
层里,它单位面积阻抗因为自氧化而随时间变化。这使得电阻式触摸屏需要经常校正。  
电阻触摸屏的多层结构会导致很大的光损失,对于手持设备通常需要加大背光源来弥补透
光性不好的问题,但这样也会增加电池的消耗。电阻式触摸屏的优点是它的屏和控制系统
都比较便宜,反应灵敏度也很好。  
表面电容触摸屏只采用单层的  ITO,当手指触摸屏表面时,就会有一定量的电荷转移到人
体。为了恢复这些电荷损失,电荷从屏幕的四角补充进来,各方向补充的电荷量和触摸点
的距离成比例,我们可以由此推算出触摸点的位置。表面电容  ITO  涂层通常需要在屏幕的周边加上线性化的金属电极,来减小角落/边缘效应
对电场的影响。有时  ITO  涂层下面还会有一个  ITO  屏蔽层,用来阻隔噪音。表面电容触
摸屏至少需要校正一次才能使用。  
感应电容触摸屏与表面电容触摸屏相比,可以穿透较厚的覆盖层,而且不需要校正。感应电容式在两层  ITO  涂层上蚀刻出不同的  ITO  模块,需要考虑模块的总阻抗,模块之间的连接线的阻抗,两层  ITO  模块交叉处产生的寄生电容等因素。而且为了检测到手指触摸,ITO  模块的面积应该比手指面积小,  当采用菱形图案时,  对角线长通常控制在  4  到  6  毫米。  
1.  电容触摸屏只需要触摸,而不需要压力来产生信号。  
2.  电容触摸屏在生产后只需要一次或者完全不需要校正,而电阻技术需要常规的校正。  
3.  电容方案的寿命会长些,因为电容触摸屏中的部件不需任何移动。电阻触摸屏中,上
层的  ITO  薄膜需要足够薄才能有弹性,以便向下弯曲接触到下面的  ITO  薄膜。  
4.  电容技术在光损失和系统功耗上优于电阻技术。  
5.  选择电容技术还是电阻技术主要取决于触碰屏幕的物体。如果是手指触碰,电容触摸
屏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需要触笔,不管是塑料还是金属的,电阻触摸屏可以胜任。电容
触摸屏也可以使用触笔,但是需要特制的触笔来配合。(谁有八九十能用的触笔??  )  
6.  表面电容式可以用于大尺寸触摸屏,并且相成本也较低,但目前无法支持手势识别;
感应电容式主要用于中小尺寸触摸屏,并且可以支持手势识别。  
7.  电容式技术耐磨损、寿命长,用户使用时维护成本低,因此生产厂家的整体运营费用
可被进一步降低。  
PSoC  感应电容触摸屏已经可以实现多点检测,从而支持两手指的手势识别。可以预见支
持手势识别的电容式触摸屏将在市场上大放光彩。  
电容触摸屏的缺陷  
   电容触摸屏的透光率和清晰度优于四线电阻屏,  当然还不能和表面声波屏和五线电阻屏
相比。电容屏反光严重,而且,电容技术的四层复合触摸屏对各波长光的透光率不均匀,存
在色彩失真的问题,由于光线在各层间的反射,还造成图像字符的模糊。  
   电容屏在原理上把人体当作一个电容器元件的一个电极使用,  当有导体靠近与夹层  ITO
工作面之间耦合出足够量的电容时,流走的电流就足够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我们知道,电
容值虽然与极间距离成反比,却与相对面积成正比,并且还与介质的绝缘系数有关。因此,
当较大面积的手掌或手持的导体物靠近电容屏而不是触摸时就能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  在潮
湿的天气,这种情况尤为严重,手扶住显示器、手掌靠近显示器  7  厘米以内或身体靠近显示
器  15  厘米以内就能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  
   电容屏的另一个缺点用戴手套的手或手持不导电的物体触摸时没有反应,  这是因为增加
了更为绝缘的介质。  
   电容屏更主要的缺点是漂移:当环境温度、湿度改变时,环境电场发生改变时,都会引
起电容屏的漂移,造成不准确。  
   电容触摸屏最外面的矽土保护玻璃防刮擦性很好,但是怕指甲或硬物的敲击,敲出一个小洞
就会伤及夹层  ITO,不管是伤及夹层  ITO  还是安装运输过程中伤及内表面  ITO  层,电
容屏就不能正常工作了。  
简单来说
电容比电阻高级,
电容可以多点触控,屏幕是硬质的,
电阻用指甲,笔都可以,但是电容一定要用手,因为是感温而且需要导电体的

2024-06-11 09:46:01 回答

前主要有几种类型的触摸屏,它们分别是:电阻式(双层),表面电容式和感应电容式,
表面声波式,红外式,以及弯曲波式、有源数字转换器式和光学成像式。它们又可以分为
两类,一类需要  ITO,比如前三种触摸屏,另一类的结构中不需要  ITO,  比如后几种屏。目
前市场上,使用  ITO  材料的电阻式触摸屏和电容式触摸屏应用最为广泛
ITO  是铟锡氧化物的英文缩写,它是一种透明的导电体。通过调整铟和锡的比例,沉积方
法,氧化程度以及晶粒的大小可以调整这种物质的性能。薄的ITO材料透明性好,但是阻
抗高;厚的ITO材料阻抗低,但是透明性会变差。在PET聚脂薄膜上沉积时,反应温度要
下降到  150  度以下,这会导致ITO氧化不完全,之后的应用中ITO会暴露在空气或空气隔
层里,它单位面积阻抗因为自氧化而随时间变化。这使得电阻式触摸屏需要经常校正。  
电阻触摸屏的多层结构会导致很大的光损失,对于手持设备通常需要加大背光源来弥补透
光性不好的问题,但这样也会增加电池的消耗。电阻式触摸屏的优点是它的屏和控制系统
都比较便宜,反应灵敏度也很好。

2024-06-11 09:46:01 回答

电阻屏与电容屏:原理和结构都有很大的不同。电阻触摸屏的大概结构是一块玻璃板和一个盖在玻璃板上面的软质塑料片,塑料片的下面和玻璃的上面有导电物质,平时二者保持一个间距不会接触,当你触摸按压塑料片时二者接触,接触点的位置决定了该点与各边的电阻,然后软件会根据电阻来计算触点的坐标。电阻式触摸屏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能在恶劣的环境(潮湿、有水、肮脏)下使用,且一次校准永不偏移,对点击屏幕的物体没有限制,只要有力施加在上面就可以,价格便宜。缺点是灵敏度不如电容式触摸屏高,且容易磨损。电容式触控屏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电容式触控屏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ITO(镀膜导电玻璃),最外层是一薄层矽土玻璃保护层,ITO涂层作为工作面,四个角上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蔽层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控屏表面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别从触控屏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信息。优点是灵敏度很高,使用手感好,可以做到多点触控,缺点是造价高,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容易发生漂移(失灵),对操作物体有限制(比如戴上手套后操作会失灵)

2024-06-11 09:46:01 回答

电容屏,静电感应,需要导体接触屏幕才会有反应,所以,不需要很用力,只要手指轻轻触摸屏幕即可被识别。那么,普通的手写笔就没法用于电容屏了,电容屏有专用手写笔,带静电的。
电容屏的优点是感应灵敏,支持多点触摸,更适合娱乐玩游戏。缺点是不能精确定位,比如编辑文档的时候,你要想精确点击编辑某个字或者标点符号就没那么容易了。
电阻屏,压力感应,需要用力才会有反应,所以有些女生总感觉电阻屏不灵敏,其实是因为她没有用力压屏幕,只要力度合适,电阻屏也是蛮灵敏的。
电阻屏的优点是可以精确定位,适合编辑文档等商务应用。缺点是不支持多点触摸,灵敏度没有电容屏高。
有朋友问“手机电阻屏和电容屏哪个好”?下面我们先介绍一下什么是电阻屏和电容屏。
什么是电阻屏?
电阻屏的全称是电阻式触摸屏,电阻屏是一种传感器,它将矩形区域中触摸点(X,Y)的物理位置转换为代表X坐标和Y坐标的电压。很多LCD模块都采用了电阻式触摸屏,这种屏幕可以用四线、五线、七线或八线来产生屏幕偏置电压,同时读回触摸点的电压。电阻式触摸屏基本上是薄膜加上玻璃的结构,薄膜和玻璃相邻的一面上均涂有  ITO(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涂层,ITO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当触摸操作时,薄膜下层的ITO会接触到玻璃上层的ITO,经由感应器传出相应的电信号,经过转换电路送到处理器,通过运算转化为屏幕上的X、Y值,而完成点选的动作,并呈现在屏幕上。
电阻屏的原理
什么是电容屏?
电容屏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一层ITO,最外层是只有0.0015mm厚的矽土玻璃保护层,夹层ITO涂层作工作面,四个角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层以保证工作环境。当用户触摸电容屏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手指和工作面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因为工作面上接有高频信号,于是手指吸收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别从屏的四个角上的电极中流出,且理论上流经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头到四角的距离成比例,控制器通过对四个电流比例的精密计算,得出位置。
电容屏的原理
电阻式触摸屏的优缺点
电阻式触摸屏的优点是它的屏和控制系统都比较便宜,反应灵敏度也很好,而且不管是四线电阻触摸屏还是五线电阻触摸屏,它们都是一种对外界完全隔离的工作环境,不怕灰尘和水汽,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它可以用任何物体来触摸,稳定性能较好。缺点是电阻触摸屏的外层薄膜容易被划伤导致触摸屏不可用,多层结构会导致很大的光损失,对于手持设备通常需要加大背光源来弥补透光性不好的问题,但这样也会增加电池的消耗。
电阻式触摸屏的比较  
电阻触屏俗称“软屏”,多用于Windows  Mobile、诺基亚5800等塞班系统的手机;电容触屏俗称“硬屏”,如iPhone、G1、G2、G3、魅族M8等机器采用这种屏质的。
1、触摸敏感度比较
电阻触屏需用压力使屏幕各层发生接触,可以使用手指(哪怕带上手套),指甲,触笔等进行操作。支持触笔在亚洲市场很重要,手势和文字识别在哪里都被看重。
电容触屏来自带电的手指表层最细微的接触也能激活屏幕下方的电容感应系统。非生命物体、指甲、手套无效。手写识别较为困难。
2、精度比较
电阻触屏精度至少达到单个显示像素,用触笔时能看出来。便于手写识别,有助于在使用小控制元素的界面下进行操作。
电容触屏理论精度可以达到几个像素,但实际上会受手指接触面积限制。以至于用户难以精确点击小于1cm2的目标。
3、多点触摸
电阻触屏不能多点触摸,除非重组电阻屏与机器的电路连接。
电容触屏取决于实现方式以及软件,已在G1的技术演示以及iPhone上实现。G1的1.7T版本已经可以实现浏览器的多点触摸特性。
4、阳光下可视效果
电阻触屏:通常很糟,额外的屏幕层面反射了大量阳光。
电容触屏:仍旧很好。
5、清洁
电阻触屏:由于可以使用触笔或指甲进行操作,更不容易在屏幕上留下指纹、油渍和细菌。
电容触屏:要用整个手指进行触摸,但玻璃外层更容易清洁。
6、抗损性
电阻触屏:电阻屏的根本特性决定了它的顶部是柔软的,需要能够按下去。这使得屏幕非常容易产生划痕。电阻屏需要保护膜以及相对更频繁的校准。有利的方面是,使用塑料层的电阻触屏设备总体上更不易损,更不容易摔坏。
电容触屏:外层可以使用玻璃。这样虽然不至于坚不可摧,而且有可能在严重冲击下碎裂,但玻璃应对日常碰擦和污迹更好。
电容式触摸屏正逐步统治智能手机市场
虽然一线触摸面板厂商正在积极拓展产能,而且明年的总产能预计将会翻番,但是触摸屏解决方案供应商塞普锐思认为,在智能手机和平板机需求大涨的情况下,触摸面板的供应量仍将无法满足市场整体需求。
塞普锐思大中华区主管Andy  Chin称,本年度的智能手机需求增长量高于先前预期,而且电容式触摸面板正快速取代电阻式触摸面板。
2009年时,电阻式触摸屏在触摸屏手机市场的占有率还在70%,但是今年已经跌到了30%,也就是说电容式触摸屏份额已经迅速增长到了70%。Andy  Chin认为,明年的触摸屏手机有望全面使用电容性触摸技术。
对于平板机市场,Andy  Chin称整个市场正在成熟,欧洲和美国市场的高峰季将在明年下半年到来,平板机出货量将迎来大幅度增长。
Andy  Chin预计,明年iPad的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500万台,全球平板机出货量将达到5000-6000万台。但是由于今年触摸面板供货吃紧以及三季度触控IC的短缺,即便是明年供应商的产能翻番也很难满足需求的增长。
电容屏和电阻屏哪个好?
各有优点,但整体而言,当然是电容屏更优秀更先进一些。
电阻屏是靠点击按压来操作的,也就是说,屏幕感受到你手指或者触控笔的压力,然后接受操作。
电容屏是靠静电感应来操作的,也就是说,屏幕感受到你手指的静电,然后接受操作。
一般来说,电阻屏可以做到更精确的定位,你可以通过手指或者触控笔等进行操作;而电容屏只能通过有静电的手指来操作,笔是不可用的,如果人OVER了那么手指也不管用了呵呵。(当然,也有电容屏的专用笔,但不怎么好用)
但电容屏的操作感受更流畅,而且支持多点触控(两个手指同时操作,进行图片放大、旋转等等)。

2024-06-11 09:46:01 回答

电阻屏:电阻屏是靠点击按压来操作的,也就是说,屏幕感受到你手指或者触控笔的压力,然后接受操作。就是要对屏体造成压力,就会产生电流从而形成触摸。电容屏:电容屏是靠静电感应来操作的,也就是说,屏幕感受到你手指的静电,然后接受操作。触摸灵敏,不用按压屏幕,支持多点触摸,但只能用手指触摸,相对精度不是很高。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045830249786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