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抗震型变形缝怎么施工?



				
				
岚岛全屋定制
21678 次浏览 2024-06-10 提问
131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12 04:00:57 回答

安装流程:
一:槽口处理:
1、  量好变形缝装置铝合金尺寸确定出槽口的宽度(宽度L=90mm,H=40mm),并用墨斗打线,
2、  分别从槽口至两侧90  mm处纵向切出深度为400(H=40  mm)的“L”型槽口
3、  清理槽口面至平整,使之锏胶鲜士度和深度(L=90mm,H=40mm)),并保证施工基面的平整度、直线度、垂直度。
 
二:安装止水带:
1、  再次平整清洁混凝土表面,不得有酥松,如果为确保平整做过表面处理(特殊情况可用混凝土抹平),尽量使其较为干燥才宜进行安装。
2、,安装止水带:①、在缝两侧平面层及止水带两边,用胶粘剂按每平米200克的比例涂刷,待基本不沾手时,将止水带平铺在混凝土基层上并用表面较为平整的板材压平压实。(本文由中科变形缝独家撰写)
 
②、确保止水带接口无污物的情况下,然后按每平米50克(一两)在止水带接口涂上专用搭接胶。待完全干燥再次涂抹,等胶干到不粘手,再压平,压实。
 
③、在与止水带水平转接中如遇到水平转接,阴角,阳角接头处根据现场情况剪截。
 
 
三、放样(安装配件前准备工作):
在缝的两侧确定出确定出铝合金框架位置,同时确定出膨胀螺栓的位置,并作出标记。
 
四、铝合金基座(大)及框架的安装:
1、根据确定的膨胀螺栓位置,用电锤钻孔安装。
 
2、  以缝中心(W)将铝合金基座(大)对称放入槽口,用膨胀螺栓将基固定。(确保铝合金基座接在同一平面,务必确保各个基座接头处基座的滑杆放置口连接一致,以便滑杆能在轨道内水平移动)
 
 
五、滑杆及中心板安装:,
在中心板两侧及铝合金基座,打M8的孔,用镙杆与丝帽固定,
在中心板(底层铁板)上中心向长度方向画与两边平行直线,在按每60  mm间距在(中心板)上打孔(配合螺钉),
 
装上螺钉,并在下方轻旋上滑杆至不能自动掉下为宜。
 
平衡拿起中心板(带有滑杆及小件型材),依次从铝合金基座(大)一侧将滑杆两头穿入其中(注:各个滑杆均向同一方向倾斜)
 
按上面步骤依次装中心板,
 
压入橡胶嵌条,并调整位置,确保同一工作面,两边橡胶嵌条呈平行状。
 
最后紧旋螺钉,紧固变形缝装置。

2024-06-12 04:00:57 回答

外墙变形缝安装,最好在墙面施工全部完成后进行。如果先装上变形缝装置,变形缝装置的盖板里面没发上涂料,当缝变大的时候会露出没刷涂料部分。
如果为了适合实际需要,把双卡的卡锁型内墙变形缝加装止水带后装在外墙使用,你可以先装变形缝装置再做前面装饰。

2024-06-12 04:00:57 回答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沉降缝: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  
伸缩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此有专门规定。  
可见,除了施工缝,其余两种缝均是真实存在的缝隙。《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沉降缝和伸缩缝的宽度都必须满足抗震缝宽度的规定。所谓抗震缝,是因为建筑物平面不规则,或竖向不规则,而对结构抗震不利,而设缝将结构分为若干部分。  
概括如下: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  
沉降缝:为克服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分开;  
伸缩缝: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应力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9764194488525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