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说说老人卧床怎么护理?



				
				
秋林花语
22442 次浏览 2024-06-05 提问
58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7 04:33:13 回答

张口”  家里老人常年下不了床,儿女为了孝敬老人,喂饭、推轮椅,让老人什么都不用做,希望通过无微不至的照顾使老人尽快康复。  郝克说,让老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病人的康复并无益处。许多脑中风后遗症及偏瘫、截瘫的老人会变得“越来越懒”,因为这类病人的中枢神经受损后,脑细胞也会受损,一些人会出现智力下降或反应力减慢的情况。  “越是这样,家人越要帮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郝克说,只有多活动,病人的肌肉才不会因为长期卧床而出现萎缩,活动对于受损神经的恢复也有好处。  【误区二】  活动就是“捏捏肉”  康复过程中,医生都会要求病人多活动,但是许多人的活动方式是捏揉肌肉,这种“活动”除了对防止肌肉萎缩有一些帮助外,对疾病的康复作用微乎其微。  郝克说,真正的活动应该是活动关节,人体全身关节很多,仅手部就达28个,家人平时要帮病人进行关节的屈伸、旋转、弯曲等。因为卧床长时间不动容易造成人体关节粘连,从而导致疼痛的出现。  【误区三】  翻身只要“翻过去”  长期卧床的病人要通过经常翻身来防止生褥疮,可是不少人帮病人翻身时会直接将病人推过去,有时用力过大会导致病人骨折。  郝克说,翻身时的动作要慢,切忌用力过大,一些瘫痪的病人会出现肌肉萎缩现象,如果家人在帮助病人翻身时用力太大,可能会导致病人出现肌肉拉伤甚至骨折。  正确的翻身应该是托着病人的身体,遵照先上身后下身的原则,先从病人腰部侧翻,再扶着肩部和髋部,让其缓慢地滚动,然后达到翻身的目的。  【误区四】  多吃药,快快好  为了让病人快好,家人会听信商家的宣传购买各种“特效药”。  偏瘫、截瘫等疾病的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大家不要相信通过吃药能治愈偏瘫的“鬼话”。护理慢性病病人,耐心很重要。

2024-06-07 04:33:13 回答

放平靠背架,取下枕头放于椅上,使老人仰卧,屈起双膝;
护理人一臂伸入老人肩下,一臂托住老人的臀部,在抬起老人的同时,嘱老人用双手握住床头栏杆,并指导老人用双足抵住床面挺身上移。放回枕头,再支起靠背架,使老人卧位舒适。
仰卧老人要向一侧翻身时,先使老人两手放于腹部,两腿屈膝,护理人一前臂伸入老人腰部,另一臂伸入其股下,用臂的力量,将老人迅速抬起,移近床缘,同时转向对侧。
抬起老人头肩部,并转向对侧,在老人的背部放置软枕,以维持体位,胸前放一软枕,支持前臂,使老人舒适。
将老人上腿弯向前方,下腿微屈,两膝之间,垫以软枕,防止两腿之间相互受压及摩擦。
适当多饮水;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着凉,预防感冒。
经常改变身体位置,定时拍背。特别是早晚病人阵咳前,鼓励病人做深呼吸,以便将痰咳出。

2024-06-07 04:33:13 回答

老人卧床护理的话,需要注意的是:
1、卧床老人宜安置在光线充足的房间,保持房间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二次,室内布置淡雅合理,将老人的日常生活物品放在容易取放的位置,床加床档,防止老人坠床。
2、老人由于缺少活动,使肠蠕动减弱,易引起胃肠胀气、食欲不振、便秘,饮食上宜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软食和半流质,若患有糖尿病的给予无糖饮食,适量增加纤维素摄入,防止便秘,做到饮食规律,少食多餐。
3、一般对肢体活动有障碍的老人,制定康复措施,帮助老人在床上被动运动和按摩,防止肌肉萎缩。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422219276428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