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保护器等级谁知道有哪些?



				
				
“『承诺』”
39063 次浏览 2024-06-01 提问
101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3 23:05:29 回答

按工作原理分
 1.开关型SPD:当没有瞬时过电压时呈现为高阻抗,一旦响应雷电瞬时过电压时,其阻抗就突变为低值,允许雷电流通过。用作此类装置时器件有:放电间隙、气体放电管、闸流晶体管等。
2.限压型SPD:当没有瞬时过电压时为高阻扰,但随电涌电流和电压的增加其阻抗会不              断减小,其电流电压特性为强烈非线性。用作此类装置的器件有:氧化锌、压敏电阻、抑          制二极管、雪崩二极管等。
3.混合型SPD:它由开关型元件和限压型元件混合组成,根据是施加的冲击电压特性不              同,混合型SPD有时呈现开关型SPD的特性,有时呈现限压型SPD的特性,有时同时呈现          两种特性。混合型浪涌保护器对于电源系统和信号系统的后续防雷保护、户内精细保护具          有很好的效果。
按用途分
1.电源防雷器:交流电源防雷模块适用于配电室、配电柜、开关柜、交直流配电屏等系统的电源保护
 2.信号防雷器:用于10/100Mbps  SWITCH、HUB、ROUTER等网络设备的雷击和雷电电磁脉冲造成的感应过电压保护;  ·网络机房网络交换机防护;  ·网络机房服务器防护;  ·网络机房其它带网络接口设备防护
3.天馈防雷器:天馈防雷器是浪涌保护器的一种,主要是针对馈线所采取的防雷保护,广泛用于移动基站通信系统防雷。
按组成结构分
1.间隙式SPD
开放间隙式:基于电弧放电技术,当电极间的电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击穿空气电弧在电极上进行爬电。
密闭间隙式:为多层石墨间隙避雷器,这种避雷器主要利用的是多层间隙连续放电,每层放电间隙相互绝缘,这种叠层技术不仅解决了续流问题而且是逐层放电,无形中增大了产品自身的通流能力。
2.  放电管类SPD
 开放式放电管:实质与开放间隙式避雷器是一样的产品,都属于空气放电器。但是与间隙放电器比较它的通流能力就降了一个等级。
密闭式放电管:密闭式气体放电管也叫惰性气体放电管,主要是内部充盈了惰性气体,放电方式是气体放电,靠击穿气体来起到一次性泻放电流的目的。一般有2极和3极两种结构。
3.压敏电阻类SPD
单片压敏电阻:利用了压敏电阻的非线性特点。当电压没有波动时氧化锌呈高阻态,当电压出现波动达到压敏电阻的启动电压时压敏电阻迅速呈现低阻态,将电压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多片压敏电阻:多片压敏电阻组合避雷器主要是解决了单片压敏电阻的通流量较小,不能满足B级场合的使用。多片压敏电阻的产生从根本上解决了压敏电阻通流量的问题。                                    
4.抑制二极管类:抑制二极管类防雷产品主要是网络等信号避雷产品中大量的应用,主要采用的器件有P*KE(雪崩管)等系列等产品。工作原理是基于PN结反向击穿保护。
5.组合型SPD
简单组合型:组合式避雷器典型结构是N-PE结构形式,这种避雷器与单一结构的避雷器相比,综合了两种不同产品的优点,而减少了单一器件的缺点。
复杂组合型:这种避雷器充分发挥各种元器件的优点,在结构上一般使用数量较多的压敏电阻和气体放电管。这种结构的避雷器一般具有较高的通流能力,且残压较低。行业内也称这种结构的避雷器为一体化避雷器。
6.碳化硅类SPD:碳化硅避雷器主要应用于高压电力防雷,现今仍是电力系统使用率较高的电力防雷产品。

2024-06-03 23:05:29 回答

电源浪涌保护器通常通过三级保护达到防护设备的功能。
通常第一级泄流(B级)依据GB50057-2010选择Iimp≥12.5kA(10/350μs)或根据YD5098-2005选择Imax:≥60kA(8/20μs)
第二级限压(C级)Imax≥40kA
第三级钳位(D级)Imax≥20kA
Iimp:  冲击电流;    Imax:最大放电电流。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2024-06-03 23:05:29 回答

1、第一级保护  ,目的是防止浪涌电压直接从LPZ0区传导进入LPZ1区,将数万至数十万伏的浪涌电压限制到2500—3000V。入户电力变压器低压侧安装的电源防雷器作为第一级保护时应为三相电压开关型电源防雷器,其雷电通流量不应低于60KA。该级电源防雷器应是连接在用户供电系统入口进线各相和大地之间的大容量电源防雷器。一般要求该级电源防雷器具备每相100KA以上的最大冲击容量,要求的限制电压小于1500V,称之为CLASS  I级电源防雷器。这些电磁防雷器是专为承受雷电和感应雷击的大电流以及吸引高能量浪涌而设计的,可将大量的浪涌电流分流到大地。它们仅提供限制电压(冲击电流流过电源防雷器时,线路上出现的最大电压称为限制电压)为中等级别的保护,因为CLASS  I级保护器主要是对大浪涌电流进行吸收,仅靠它们是不能完全保护供电系统内部的敏感用电设备的。  
2、第二级防护  ,目的是进一步将通过第一级防雷器的残余浪涌电压的值限制到1500—2000V,对LPZ1—LPZ2实施等电位连接。分配电柜线路输出的电源防雷器作为第二级保护时应为限压型电源防雷器,其雷电流容量不应低于20KA,应安装在向重要或敏感用电设备供电的分路配电处。这些电源防雷器对于通过了用户供电入口处浪涌放电器的剩余浪涌能量进行更完善的吸收,对于瞬态过电压具有极好的抑制作用。该处使用的电源防雷器要求的最大冲击容量为每相45kA以上,要求的限制电压应小于1200V,称之为CLASS  II级电源防雷器。一般用户供电系统做到第二级保护就可以达到用电设备运行的要求了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12268924713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