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蕙兰名称怎么去识别?



				
				
满天星RF
87630 次浏览 2024-06-07 提问
110

最新回答 (4条回答)

2024-06-09 06:53:16 回答

大花蕙兰,又名喜姆比兰,为兰科,兰属植物。它是由兰属中的大花附生种、小花垂生种以及一些地生兰经过一百多年的多代人工杂交育成的品种群。世界上首个大花蕙兰品种为Cymbidium‘Eburneo-lowianum’),是用原产于我国的独占春(C.eburneum)做母本,碧玉兰(C.lowianum)作父本,于1889年在英国首次培育而得。其后美花兰(C.insigne)、虎头兰(C.hookerianum)红柱兰(C.erythrostylum)、西藏虎头兰(C.tracyanum)等十多种野生种参与了杂交育种。  [1]
大花蕙兰叶长碧绿,花姿粗犷,豪放壮丽,是世界著名的“兰花新星”。它具有国兰的幽香典雅,又有洋兰的丰富多彩,在国际花卉市场十分畅销,深受花卉爱好者的倾爱。大花蕙兰的生产地主要是日本,韩国和中国,澳洲及美国等。
大花蕙兰是兰属人工杂交种,自1889年英国培育出第一个大花蕙兰品种以后,在20世纪40年代,欧美也选育出大量种间和品种间杂种。至今,大花蕙兰的栽培品种已有进2万个,在中国国内外市场十分走俏,成为兰花中的庞大品种群。
常绿多年生附生草本,假鳞茎粗壮,属合轴性兰花。假鳞茎上通常有12~14节(不同品种有差异),每个节上均有隐芽。芽的大小因节位而异,1~4节的芽较大,第4节以上的芽比较小,质量差。隐芽依据植株年龄和环境条件不同可以形成花芽或叶芽。叶片2列,长披针形,叶片长度、宽度不同品种差异很大。叶色受光照强弱影响很大,可由黄绿色至深绿色。大花蕙兰的根系发达,根多为圆柱状,肉质,粗壮肥大。大都呈灰白色,无主根与侧根之分,前端有明显的根冠。内部结构为典型的单子叶植物构造,其皮层较为发达,有防止根系干燥的功能。大花蕙兰花序较长,小花数一般大于10朵,品种之间有较大差异(衣彩洁等,2003;陈璋,2004)。花被片6,外轮3枚为萼片,花瓣状。内轮为花瓣,下方的花瓣特化为唇瓣。大花蕙兰果实为蒴果,其形状、大小等常因亲本或原生种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其种子十分细小,种子内的胚通常发育不完全,且几乎无胚乳,在自然条件下很难萌发(卢思聪,1994;陈璋,2004)。其中绿色品种多带香味。花大型,直径6厘米~10厘米,花色有白、黄、绿、紫红或带有紫褐色斑纹。

2024-06-09 06:53:16 回答

名称:大花惠兰  
 
别名:杂种虎头兰、虎头兰、喜姆比、蝉兰  
 
学名:Cymbidium  hyridus  
 
科属:兰科兰属  
 
大花惠兰图片,大花惠兰的栽培,大花惠兰的花语  
大花惠兰概况:  
大花蕙兰又名虎头兰、喜姆比兰和蝉兰,为兰科兰属植物。大花蕙兰叶长碧绿,花姿粗旷,豪放壮丽,是世界著名的"兰花新星"。它具有国兰的幽香典雅,又有洋兰的丰富多彩,在国际花卉市场十分畅销,深受花卉爱好者的倾爱。日本人民称它为"东亚兰",欧美人士又叫"新美娘兰"。总之,大花蕙兰十分讨人喜欢。  
 
大花蕙兰自1889年英国培育出第一个杂种以后,在20世纪40年代,欧美也选育出大量种间和品种间杂种。至今,大花蕙兰的栽培品种已有上千个,在国内外市场十分走俏,成为兰花中的一支独秀。  
 
大花蕙兰的生产地主要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省。主要销售国是日本。1993年日本消费大花蕙兰410万盆,销售额1.05亿美元。在欧洲,主要荷兰生产,其销售额为8000万美元。所以说,大花蕙兰在国际花卉市场还是占一定份额,其地位不亚于其他热带兰。  
 
我国虽然是大花蕙兰的原产地,又拥有相当丰富的种质资源,但仅是原生种,缺乏改良,野生性状较强,花色暗淡、不鲜艳,花朵稀疏、不丰满,花茎长而弯曲、不够挺拔或下垂,要开发利用必须加快改良。20世纪90年代开始,广东、云南等地已从国外引种优良品种,进行小批量的生产,由于售价昂贵,目前尚未全面推开,但市场还是比较热销,如价格下降,大花蕙兰的前景是好的。  
 
大花惠兰大多为地生种,少数为气生种。生活习性介乎地生兰与气生兰之间。它们的祖先原是生长于森林的树干和幽谷的峭壁之上。经人工栽培后仍保留其若干原有的野性,并且比其它洋兰耐寒得多,一般生长适温为15~25℃,冬天降至3℃也不会被冻死。可以同普通国兰一起置于露地栽培。但在夏天因它需要有一段时期处于冷凉状态才能使花芽顺利分化。故有些生产单位在7~9月之间就将它迁至高山地区“避暑”,这样到春节开花上市就更有把握了。近年来广州郊区有些养兰专业户选育出一种叶片较短,花色胭红、暂定名为“醉红”的新品种,它无须搬到高山渡夏也能顺利开花,使许多花迷都大感兴趣。  
 
大花惠兰生物学特性:  
大花蕙兰原产我国西南地区。常野生于溪沟边和林下的半阴环境。喜冬季温暖和夏季凉爽。生长适温为10~25℃。夜间温度10℃左右比较好。叶片呈绿色,花芽生长发育正常,花茎正常伸长,在2~3月开花。若温度低于5℃,叶片呈黄色,花芽不生长,花期推迟到4~5月份,而且花茎不伸长,影响开花质量。若温度在15℃左右,花芽会突然伸长,1~2月开花,花茎柔软不能直立。如夜间温度高达:20℃,叶丛生长繁茂,影响开花,形成花蕾也会枯黄。总之,大花蕙兰花芽形成、花茎抽出和开花,都要求白天和夜间温差大。  
 
大花惠兰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株高30—50厘米,假球茎硕大。叶片宽1—2厘米,长20—40厘米。花梗假球茎抽出,花葶斜生,稍弯曲,每梗着花8—16朵,花色有红、黄、翠绿、白、复色等色。  
 
大花蕙花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喜微酸性水,对水中的钙、镁离子比较敏感。以雨水浇灌最为理想。生长期需较高的空气湿度。如湿度过低,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根系生长慢而细小,叶片变厚而窄,叶色偏黄。总体说,大花蕙兰怕干不怕湿。  
 
光照是影响大花蕙兰生长和开花的重要因素。大花蕙兰在兰科植物中属喜光的一类,光照充足有利于叶片生产,形成花茎和开花。过多遮荫,叶片细长而薄,不能直立,假鳞茎变小,容易生病,影响开花。盛夏遮光50%~60%

2024-06-09 06:53:16 回答

二、花蕾已出花苞阶段
  花蕾已从苞壳中抽出,对于已入兰门的人来说,是梅、仙还是行花一眼就能辨出。前人依据花蕾的顶端形状将花蕾分成:巧种门、皱角门、官种门、癃放门、行花门五类。对于各类又进行了细分:
  (1)巧种门
  蜈蚣钳:花蕾二片副瓣合拢成钳形。舒瓣后有紧边、瓣肉厚,合背硬捧,这种开小舌梅者居多;如分窠大舌,水仙瓣者少;如分窠软捧,开大舌梅者居多,为上品中第一,例如程梅、老极品、等。
  大平切:花苞头部象刀切平一样,平边厚肉。大舌,分窠捧心者居多。如分头合背、硬捧,小舌梅者为少。这种形式在梅瓣、水仙瓣中都有,为上品中第二,例如大一品、元字仙等。小平切:三瓣稍长,平边圆头。分窠捧心,大舌者居多;如合背硬捧,小舌者少。水仙瓣大多出于这种形式,为上品中第三。例如小荡、大陈字等。
  (2)皱角门
  瓜子口:宽边文皱,花开水仙瓣者居多,开梅瓣者少。属上品中第四。
  石榴头:宽边武皱,飞捧、方缺舌,此类梅瓣、水仙瓣都有,为上品中第五。例如蜂巧、蛾蜂梅、朵云等。
  (3)官种门
  官种形  :捧兜浅而厚。
  滑口形  :微有浅薄捧兜。
  杏仁形:宽边蒲扇捧、舌小。这类多为水仙瓣,属上品中第六。
  (4)癃放门
  俗称油灰块。含苞待放时,先见捧心,且形似僵粘整体。外三瓣舒瓣时卷边皱角,不能舒展平整。凡属这种形式,捧瓣全合硬者居多,亦有分头合背。如捧瓣与唇瓣粘连成一块,俗称为三瓣一鼻头,是梅瓣、水仙瓣中最劣开品。
  (5)行花门
  凡花蕾锐尖、狭长,舒瓣后,花瓣都呈尖狭鸡爪状,这种形式俗称为粗花或行花,是不具瓣型的一般兰花。但,如花蕾稍短,上搭深,有时亦能有一般性荷瓣出现。
  蕙兰中除上述“五门八式”蕊形外,尚有多种形式,但多数没有上品好花开出。
  以上的是前人对花蕾已出花苞阶段依据花蕾的顶端形状辨识蕙兰品种最精华的论述,根据论述中的要点,我们不仅可以分辨出手中拿的蕙草是细花还是行花,而且还可以分出花品的高低,确实是经典理论。但是,对于初入兰门没有细察蕙花放花过程的人来说,在手里拿到一把花蕾已出花苞阶段的蕙草,看着一个个鼓胀的花蕾,什么是“蜈蚣钳”、“大平切”、“小平切”,怎样才算是“瓜子口”、“石榴头”、“滑口形”、“杏仁形”,又是怎样的花蕾才算是锐尖、狭长,对照来对照去,可能还是一筹莫展。其实,对于我们想从下山的蕙草中择选出细花的初学者来说,择选的目的不是想分辨出上品蕙花的品相高低,而是想从万分之一或许是十万分之一的下山蕙草中挑出细花,只要能迅速地从下山蕙草中挑出细花,那就是胜利。所以,笔者认为,在花蕾已出花苞阶段辨识、择选蕙花,我们必须抓住蕙兰梅、仙类花瓣在花蕾顶端的特有显现特征,那就是:花蕾的顶端有白化现象(俗称:白头),见蕙兰程梅花蕾白头现象、蕙兰解佩梅花蕾白头现象、蕙兰宇华梅白头现象、蕙兰石榴头花蕾白头现象,对于蕙兰行花,白头现象是没有的,见蕙兰行花。有了这一特有显现特征,我们就可以尽快地将下山蕙草中的梅、仙类的细花收入囊中,至于挑出的梅、仙细花的品相如何,那你回到家中有足够的时间按照上述的前人这经典理论去慢慢对照,去分出品相高低。

2024-06-09 06:53:16 回答

花卉名称:墨兰
  别称:报岁兰,入岁兰
  学名:Cymbidium  sinensis  Wild
  科属:兰科,兰属
  分布区域:主要产于云南、四川、广东、广西、海南、台湾、湖南、贵州
  兰花作为观赏植物不仅拥有众多的爱好者,而且一直都是诗歌、绘画和工艺品等寓意和表现的题材,自古以来,养兰、咏兰、画兰、写兰者来去匆匆,留下了大量的珍贵品种和墨宝。纵观古今中外,不乏通过兰花联结友谊、促进交流、陶冶心性、培养情操的事例。兰花活动已涉及人类的经济、文化、民俗和日常生活等许多方面,已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兰花文化。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6731009483337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