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求助怎样种植苜蓿?



				
				
桃色蔷薇
47630 次浏览 2024-06-10 提问
89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12 22:20:39 回答

一、土壤耕作与播种: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幼芽细弱,顶土力差,整地必须深翻,要求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无杂草,墒情好。要施足底肥,并保证氮磷钾各种元素的合理匹配和充足。播种前应先选好品种,进行晾晒催醒后再用新高脂膜800倍液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在从未种过苜蓿的土地播种时,还需对种子进行接种处理)。播种方法常用条播、撒播和穴播三种,要根据地力条件合理密植,精量播种。
 二、田间管理:播种后,出苗前,如遇雨土壤板结,要及时中耕,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幼苗茁壮成长。播种当年,在生长季结束前,刈割利用一次(植株高度达不到利用程度时,要留苗过冬),冬季严禁放牧。二龄以上的苜蓿地,每年春季萌生前,清理田间留茬,并进行耕地保摘,松土追肥。每次刈割前要根据苗情适时喷施壮茎灵,可促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浓。同时可提升抗灾害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刈割后要耙地追肥灌水,并喷施新高脂膜保墒保肥,促其快速再生。入冬时要灌足越冬水,施足越冬肥,并喷施新高脂膜保温防寒。种子田在开花期前要喷施菜果壮蒂灵,增强花粉受精质量,增加坐果率,促进果实发育,无畸形、无空壳、无秕粒,提高结实率。
三.病虫害防治:紫花苜蓿常见病害有霜霉病、锈病、褐班病等,虫害有蚜虫,浮尘子,盲蝽象,金龟子等。应按照以防为主,在发病期前及时喷洒有效药物防治,并加施新高脂膜巩固提高防治效果,一旦发现病虫害露头,即行刈割喂畜为宜。要做好冬季病虫害的防治  ,注意搞好秋冬季灭茬,适时使用有效药物,既能大量消灭的病虫害原体,减少次年初侵染源,又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次年紫花苜蓿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

2024-06-12 22:20:39 回答

(1)选地与整地  苜蓿草对土壤虽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最好是选择土层较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砂壤土或粘壤土。整地是种植苜蓿的一个关健环节,苜蓿种子小、芽顶土力弱、苗期生长缓慢,地整得不细易造成缺苗、断条和草荒。在弃耕地上,于秋天破茬打垄,随后进行多次镇压,达到土细无坷垃、土层坚实墒情好,以备播种。在弃耕田或荒坡地上,为防止水土流失,应春夏过后开荒,并随翻随耙压。第二年早春顶浆打垄,并要进行镇压保墒。机械平播时可以不打垄,但是要求土壤平整细碎。
(2)施肥  苜蓿草是一种比较喜肥的牧草,在瘠薄土地上虽然能够生长,但是产量低,因此在瘠薄地上种植苜蓿时施些厩肥和磷肥,对提高草产量有显著作用。厩肥和磷肥最好结合整地施入,若能分期施,则在每次割草后施入,对促进再生、增加产草量效果更大。追肥以施氮肥为主,一般每亩可追施硫胺10千克。
(3)种子与播种  ①  播种期  苜蓿的播种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很难一致。在土层薄、降雨少、无霜期短的干旱地区应在早春顶凌播种,即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佳,最迟不要超过6月上旬,否则不能安全越冬。有灌溉条件时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较好。种冬小麦的地区,苜蓿与冬小麦可同时播种。秋播苜蓿杂草危害小,但当年不能受益。  ②  播种方式  主要分为条播、穴播、撒播3种。条播又分窄行条播和宽行条播,根据栽培目的、播种农具与地形条件等,选择不同方式。窄行条播,主要以产草为目的,多采用机械播种,一般行距15~20厘米,此法播种青草产量高,但产籽量低;宽行播种,一般采用畜力播种,行距40~50厘米,留种田或干旱地区多采用此种方式;穴播,种子少或以采种为目的时采用此法,让每个植株很充分发育、开花结荚、种子饱满、产籽量高;撒播,主要用于人工改良牧场、沟壑、河滩及公路两旁,其播种量一般比条播大2~3倍。  ③  播种量  播种量一般每亩需0.75~1千克,收草者宜高,收种者宜低。  ④  种子处理  苜蓿种子硬实率约占10%~20%,新收的种子硬实率达25%~65%,经过秋冬贮藏后可以大为减少,随贮藏年限硬实率也逐渐减低,种子发芽力可维持10年以上。硬实种子的种皮细胞致密,不透水,直接播种不易吸水,发芽率很低,所以除晒种外,在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将种子掺入1/6左右细沙,其沙粒与种子大小接近,在碾子上碾磨,擦伤种皮,促进种子吸水发芽。也可采用温水浸种,将种子放在50℃~60℃的温水中浸泡15~16分钟,然后晾干播种。  ⑤  播种深度与覆土  掌握适宜的播种深度是保苗的关健。一般土壤播种深度2~3厘米,在干旱条件下,则应深开沟,浅覆土,在水分不足的土壤以覆土0.5~1厘米为宜,在水分适宜时以0.3~0.5厘米为宜。注意镇压保墒,力求一次播种保全苗。
(4)田间管理  ①当年播种的苜蓿,因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侵害,所以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看住草荒。  ②越冬前的管理及越冬防护措施  冬前培土保墒,使植株根颈处在湿土层内,是越冬防护的主要措施。具体办法是春铲、夏耥、秋末培土。地势低洼、春季积水的地方,要注意排水。  ③二年以后的苜蓿田间管理比较简单,在早春萌芽以前除去地上枯枝落叶,以利提高地温,加速返青,促进生长。有条件的地方还应灌水施肥。此外,每次收割后要进行一次锄草和松土。  ④防治病虫害  苜蓿经常发生的虫害主要是蚜虫、潜叶蝇、盲椿象。蚜虫可用40%乐果乳剂加水1000倍液喷洒防治,潜叶蝇可用40%乐果乳剂加水3000~5000倍液喷洒防治,盲椿象用敌敌畏加水1000~2000倍液喷洒防治。病害有锈病、褐斑病、白粉病。锈病  使用波尔多液、萎锈灵或敌锈钠进行化学保护,褐斑病喷洒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防治,白粉病可用石硫合剂、多菌灵等药物防治。寄生病兔丝子可用鲁保一号药剂防治。  ⑤  收获  苜蓿一般在开花初期,即开花率达10%~30%时收割为适宜,此时产量高、草质好。收割太早产量低,过迟茎秆木质化和落叶降低品质。苜蓿播种当年一般可收割1~2次,二年后每年可收割3~4次。干旱地区播种当年生长量小,一般不能收割.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2024-06-12 22:20:39 回答

苜蓿草种植方法如下:
1、播种方法及播种量  大部分地区以条播为主,行距30cm,利于通风透光及田间管理。播种量一般为lkg/亩左右,采种田要少些,盐碱地可适当多些,播量过大苗细弱。播种深度是影响出苗好坏的关键,一般是播种过深,最佳深度为0.5-1cm。
2、除草  清除杂草是苜蓿田间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一-是在幼苗期,另一则是在夏季收割后,由于这两个时期苜蓿生长势较弱,受杂草危害较为严重,特别是夏季收割后,水热同步杂草生长快,不论采取什么方法,一定要做到及时规范。选择除草剂要慎重,以免造成牲畜中毒。
3、灌水与排水  苜蓿耗水量大,每生产lkg干物质需水800L。在冬前、返青后、干旱时要浇水。滨海、低注地要注意雨季排水,水淹24h苜蓿会死亡。
4、病虫存防治  苜蓿生育期间遇到病虫害时一定要及时防治,否则会影响产量和品质。一般用杀螟松、乐果、氰戊菊酯等喷雾,防治害虫、如发生锈病、褐斑病、霜霉病,用多菌灵、托布津等药剂防治。
5、收割  一般在始花期,也就是开花达到1/10时开始收割,最晚不能超过盛花期。收割次数及留茬高度  苜蓿为多年生植物,再生性强,每年可收割3-4次,最后一次收割不要太晚,否则影响养分积累,不利于安全越冬。一般收割后要留出40-50天  的生长期。留茬高度以5cm为宜。
希望以上资料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4959201812744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