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盆景制作过程是怎么样的?



				
				
龙发集团
9675 次浏览 2024-05-23 提问
24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5-25 03:22:34 回答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做过盆景,有植物盆景也有山水盆景,书上或网上有的资料说的太过理论化,不太实际,只有自己做才能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无论做哪一个都是首先要取材,即选择植物或石的材质和形状,比如说石材有软硬,我们所选材料是软质的,因为软质的吸水好,但在修整的时候特别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毁坏造型,选材料的大小要与盆的大小协调,根据石材形状确定要做的是哪一类山水(即北方的雄伟壮丽的还是南方山清水秀的),石材要准备一个大的做主山,中等的做附山与其相对应,最小的做远山;再次是给这“三座山”上铺苔藓,铺好之后用摆在盆上确定位置,用铅笔做标记,在做标记的地方涂上专用胶固定山体,适当找一些蕨类的植物或是小的花草铺在山体上陪衬(根据山体大小选植物,要是比例适当),再找几个小船等配件(花卉市场上有卖的),放在自己认为适当的位置上,最后往山体上喷点水,争取把山体浇透,盆里也要盛上水,这样就做好了一组盆景。在这里只是简单的说一下步骤和注意事项,完全是自己在做盆景的过程中总结的,也有不全或不当之处请谅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4-05-25 03:22:34 回答

采用扦插或压条法将葡萄枝设计成弯曲龙形、花篮形或扇形等盆景造型,既可以用于观赏,又可以得到鲜美的纯绿色果品。它的栽培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择土选种
  葡萄能够适应除重盐碱土以外的各类土壤,土壤一定要深耕,多施有机肥,以提高地力。葡萄品种要选用适合盆栽的早熟大果品种。
二是露地扦插
  在北方,4月中旬就可以进行葡萄扦插。扦插时,插条要稍微倾斜,完全插入土中,上部芽眼距地面1厘米。葡萄行为南北走向,株距为17~20厘米,行距为130~150厘米。
三是田间管理
  插条萌芽后,每株留一主蔓生长,其余副梢一律去掉。苗高30厘米时,为防止倒伏,必须搭架拉丝,把葡萄苗均匀绑在架丝上。苗高80厘米时,对主蔓摘心。摘心后,上部留4个副梢生长,每个副梢长出5片叶后摘心。进入6月后,每15天喷一次200倍的波尔多液。为了防治虫害,葡萄萌芽后,除花期10天内不能用药外,每10天应喷一次低剂量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冬季落叶后,在行间正中开一条宽、深各为33厘米的深沟,然后施入塘泥、饼类和农家肥,施后封土。
四是压盆整形
  盆子最好选择口径为35~50厘米,透水、透气性能较好的陶瓷盆,盆土要富含有机质。春季葡萄萌芽前,先把盆子沿行间距35厘米左右依次埋入土中,盆面要稍低于地面。把芽眼饱满、具备结果能力的枝蔓轻轻拉下,蔓长不少于80厘米,压入盆中并填土、踩实。盆土上面留4~5个饱满芽眼,然后插入一根120厘米长的细杆,把枝蔓绑在上面。葡萄萌芽20天后,要对盆内枝蔓进行环剥,促使它早生根、多生根。环剥的部位在盆内紧靠植株根部那一端,环剥长度为2厘米,把皮层完全剥掉。插枝结果后,果穗上方留5片叶摘心,以使盆内植株低于120厘米。每盆留果穗4~6穗。开花前,每穗还要去掉一半,确保果穗整齐,果粒均匀。
五是肥水管理
  葡萄萌芽后,应立即浇水。为了使盆内根系发达,必须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如果天气干旱,每4~6天浇一次透水,浇水后盆面要覆盖麦糠或稻草保湿。葡萄落花后,要结合浇水,每15天对盆内追施一次浓度为3%~5%的氮、磷复合肥。

2024-05-25 03:22:34 回答

紫砂水盆及土陶水盆也可用于山石盆景造型,但因其色彩、深度的局限性通常只用于较为特殊的石材或造型。无论选择何种盆盎,均应以造型景观效果是否被衬托突出为主要目的。    植物的栽种与配件的点缀    山水盆景的山石组合造型完成之后,应当进行植物的配植和配件点缀。画论上说:“山之体,石为骨,树为衣,楼台亭桥为其点缀。”石是无生命的造型固体,而树才是体现其景观生命的象征。行话说:“石好立,植物配植难,”可见植物在山石盆景中的重要性。内行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山石成型后,盆景景观实际只完成了一半,要待植物配植后才能算完成,往往植物配植所花费的精力、时间,超过组合石材所用时间。    配植植物,以叶细枝矮为好,不同景观配不同的植物。如孤峰式景观,可选用技干较为苍老粗壮植物;群峰壁立,可选用丛林繁茂的组合型配植;平缓山坡,点缀配植矮小植物。同时可运用烘托、点缀、穿插、飞出、重叠、密植等手法来具体操作,但要注意一般配植规律比例中的“丈山尺树”的规律,总的说来还是以“起、承、转、结、合”的构成原则配植为好。    配件是在山水盆景中起点题或衬托作用的,但要注意,山水盆景创作不应以点缀配件为主,而应以景观造型为主。配件不可堆砌、乱放,要藏露、疏密适度,要讲求“近大远小”的法则和透视关系。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536829471588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