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空心砌块砖施工要注意哪些问题?



				
				
毛毛球英子
29071 次浏览 2024-05-31 提问
53

最新回答 (6条回答)

2024-06-02 17:03:55 回答

混凝土空心砌块砖施工建议你找专业人员给你进行砌墙

2024-06-02 17:03:55 回答

混凝土空心砌块砖的施工要点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1)砖: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  致,有出厂合格证明及试验单。  (2)水泥:品种与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选择,一般  宜采用  325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  明、准用证和试验报告方可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砂:宜采用中砂。配制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的强度等  级等于或
 
大于  M7.5  时,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  5%;强度等级小于  M5  时,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  10%。  (4)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掺合料:  1)  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少于  7  天,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  膏。  2)  其他掺合料:  电石膏、  粉煤灰等掺量应经试验室试验决定。  (6)其他材料:拉结钢筋、预埋件、木砖、防水粉等均应符合  设计要求。  (二)操作工艺:  操作工艺:  1、拌制砂浆:  拌制砂浆:  砂浆采用机械拌合,手推车上料,磅称计量。材料运输主要采用  井字架作垂直运输,人工手推车作水平运输。
(1)根据试验提供的砂浆配合比进行配料称量,水泥配料精确  度控制在±2%以内;砂、石灰膏等配料精确度控制在±5%以内。  (2)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合,投料顺序应先投砂、水泥、掺合料  后加水。时间自投料完毕算起,不得少于  1.5min。  (3)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  后  3  小时和  4  小时内使用完毕。  2、  组砌方法:  组砌方法:  (1)砖墙砌筑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灰缝平直,砂浆饱满,  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  10mm,但不应小于  8mm,也不应  大于  12mm。  (2)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均应错缝搭接,所有  填充墙在互相连接、转角处及与砼墙连接处应沿墙高设置  2¢6@600  通长拉结筋。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地间断处应砌成斜  槎,  并加设拉结筋,  拉结筋的数量按每  12cm  墙厚原放置一根直径  6mm  的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得超过  50cm,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  每边均不应小于  50cm,末端应有  90°弯钩。  注:抗震设防地区建筑物的临时间断处不得留直槎。  (3)隔墙和填充墙的顶面与上部结构接触处用侧砖或立砖斜砌  挤紧。  砖墙砌筑:  3、  砖墙砌筑:  施工顺序:弹划平面线检查柱、墙上的预留连结筋遗留的必须补  齐砌筑安装或现浇门窗过梁顶部砌体。
(1)排砖撂底(干摆砖样):一般外墙第一皮砖撂底时,横墙  应排丁砖,前后纵墙应排顺砖。根据已弹出的窗门洞墨线,核对门窗  间隔间墙、附墙柱(垛)的长度尺寸是否符合排砖模,如若不合模数  时,则要考虑好砍砖及排放的计划。砍的砖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  附墙柱(垛)旁或其他不明显的部位。  (2)选砖: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规格基本一致的砖。  (3)盘角:砌墙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砌筑的砖墙角度不要超  过五皮,并应及时进行吊靠,如发现偏差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  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每  次盘角砌筑后应检查,  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才可以挂结砌墙。  (4)挂线:砌筑一砖厚及以下者,采用单面挂线;砌筑一砖半  厚及以上者,  必须双层挂线。  如果长墙几个个同时砌筑共用一根通线,  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平直,每皮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  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  (5)砌砖:砌砖宜采用挤浆法,或者采用三一砌砖法。三一砌  砖法的操作要领是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  去。操作时砖块要平、跟线,砌

2024-06-02 17:03:55 回答

混凝土空心砌块指的是由水泥与集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和水经搅拌、经成型机械加工成型,并在一定温湿条件下养护硬化,成为建筑墙体和其工程所用的砌块材料。要注意以下问题:(1)  ①对室内地面以下的砌体,应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和不低于M5的水泥砂浆。  ②五层及五层以上民用房屋的底层墙体,应采用不低于MU5的小砌块和M5砌筑砂浆。在室外散水坡顶面以上,室内地面以下的砌体内,宜设置防潮层。(2)在墙体的下列部位,应用C15混凝土灌实砌体的孔洞。(3)  ①底层室内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  ②无圈梁的楼板支承面下的一皮砌块;  ③没有设置混凝土垫块的次梁支承处,灌实宽度不应小于600mm。高度不应小于一皮砌块;  ④挑梁的悬挑长度大于1.2m时,其支承部位的内外墙交接处,纵横各灌实3个孔洞,灌实高度不小于三皮砌块。  (4)跨度大于4.2m的梁,其支承面下应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当墙中设有圈梁时,垫块宜与圈梁浇成整体。当大梁跨度大于4.8m,且墙厚为190mm时,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

2024-06-02 17:03:55 回答

1、施工前一般不宜浇水,当天天气干燥炎热时可提前洒水湿润;龄期不足28天不得施工;
2、空心砖墙体底部宜砌3皮烧结普通砖;
3、施工时必须设立皮杆数、拉水准线,每天砌筑高度控制在1.4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
4、从转角或定位处开始内外墙同时砌筑,纵横交错搭接;
5、应对孔错缝搭砌,灰缝横平竖直,宽度宜8-12mm,水平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90%,竖向不得低于80%,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
6、砌体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斜槎高度的2/3。
7、沿砌体高度每3皮砌块设拉结筋或钢筋网片。

2024-06-02 17:03:55 回答

1)我国目前推广的主砌块规格为390mm*190mm*190mm,空心率一般在25%-50%.为了使砌块的优势真正得到发挥,我们必须根据它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并对如下一些问题加以特别的注意。    在砌块建筑施工中,砌块排列图应该也必须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它是进料和储存计划的依据。实心砖在砌筑前可能砍削,砌筑后也可以剔凿,而混凝土砌块则不同,作为空心砌块,随意砍削的结果很可能是得到一堆碎片。因此,在需要小尺寸砌块或穿管留洞的部位必须使用专门形块。对于这种新型材料如果不做详细的砌块排列图,很难对各种砌块的用量做到心中有数,很可能造成在进场的砌块中,有的用不完,有的又不够的情况,既产生浪费,又可能造成质量上的隐息在有的工地上,小尺寸的砌块不够用,施工单位急于赶进度,于是,现场往往采取砍、凿大尺寸块的办法。但是,这种办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很能只得到几块碎片而不是“五分头”、“七分头。为了”节约“,这些碎片用砂浆”糊一糊“后还勉强的”砌“上了。这种”小砌块“其强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对砌块排列图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监理单位要对质量进行预控,在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时一定不能缺少砌块排列图。    (2)我国目前所用砌块共有MU3.5、MU5、MU  7.5、MU10  、MU15  和MU20  6个等级,规格上也是种类繁多,因此在现场堆放时应按不同规格强度等级分别堆放。这样不仅取用方便,避免误用,也可防止工人图省事,在施工中将错就错而影响工程质量。另外,应注意堆放现场须平整,堆放高度不宣超过1.6m,在堆剁之间留有适当的通路。    (3)由于砌块具有较大的收缩性,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以避免在砌筑完成后产生收缩裂缝。一方面要作到砌缝(特别是竖缝)饱满,挤浆严实,保证砂浆和砌块有良好的粘着力;另一方面则要严格控制砌块上墙砌筑刚完成时的含水率(≤35%~45%)。首先,要选择质地较好的砌块,注意相关指标,如块材吸水率<8%-10%,线性干缩率<0.03%~0.65%等;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雨天,应及时覆盖;另外,要严格控制施工用水,限制圈梁、楼板等构件的总用水量,避免这些水流到墙上后使墙体含水率超过限度。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施工中砌块与粘土砖的一些处理方法是大相径庭的,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的材质不同,因而收缩膨胀的机理不同所造成的。假如我们把块材成型时的状态称为“初始状态”,把其在常温常湿环境下的状态称为“普通状态”,而把其吸水至饱和时的状态称为“饱和状态”。那么块材刚成型时是“初始状态”,放置一段时间后基本达到“普通状态”,施工前浇水湿润则可能会达到或接近“饱和状态”,砌筑完成后在空气中干燥一段时间又会回到“普通状态”因此,通常提到的收缩性主要体现在块材由“饱和状态”至“普通状态”的收缩变形量。粘土砖作为一种烧结成型的多孔、微孔材料,成型时块材中基本不含水分,由“初始状态”到“正常状态”是一个吸湿膨胀的过程,而混凝土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砌块在成型时,其中就存在着由于混凝土凝结产生的水分,这样,其由“初始状态”到“正常状态”就是一个干燥收缩的过程。正是由于两种材料由“初始状态”到“正常状态”的变形过程不同,其收缩性,即由“饱和状态”至“正常状态”的收缩变形量也不同。一般砌块的收缩变形量可达到粘士砖的2~3倍左右,因此注意混凝土砌块不要与粘土砖混合使用,以免因收缩性不同而开裂。(4)在砌筑砌块时,一方面,应避免砂浆在铺砌前过度硬化,为使砂浆中的水泥水化时有足够的水分,砂浆中必须含有相当的水分;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水分自砂浆析出和过分蒸发。由于砌块在砌筑前较为干燥,而其砌筑后含水率也不可过高,因此砂浆在粘附砌块后要能够限制砌块过分从砂浆中吸水。所以,要求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在施工中通常可以采用在砂浆中掺熟石灰膏的办法。当然,通过配合比试验,也可以掺其他外加剂或使用砌筑水泥。    (5)为了便于芯柱施工和管线的预留,在砌块砌筑中应对孔错缝搭砌。同时,为了排砖方便和提高施工效率,应尽量采用主规格砌块,对于设计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采用专用砌块和利用砌块孔洞预埋,严禁在砌好的墙体上打凿。另外,在砌体内一般不宜设脚手眼,如必须设置,可用砌块侧砌,利用其孔洞作脚手眼,砌体完工后用混凝土填实,对于一些规程中有明确规定的部位则不得设置脚手眼。    (6)在芯柱施工中,为了保证芯柱的质量,应设专人检查混凝土灌人量以确保落实。同时,在施工方法上也可以借鉴国的一些经验,例如浇灌混凝土时采用分两次振捣的方法,即一次灌注1.5min左右待砌块少量吸收砂浆水分后,再进行正常振捣,以填实水分被吸收后形成的空隙,使得芯柱真正密实。此外,要注意芯柱部位应留出缺口或孔洞以保证芯柱上下贯通。    (7)砌缝,特别是竖缝的质量对于砌体的整体性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砂浆与砌块间的粘着力和摩擦力决定着砌体的抗剪能力,而砌缝的饱满程度则决定了砌块的抗渗能力。因此,不仅要杜绝砌缝开裂的现象,同时,也应保证砌缝的饱满度达到要求。一般情况下,砌筑砌块时应反砌,即砌块的底面朝上,因为在制造时,为了便于脱模,砌块壁、肋的厚度上小下大,反砌可以使砌块与砂浆接触面更大。施工时,应先在墙头上堆放水平缝砂浆,在已就位砌块和即将就位砌块和即将就位砌块的端面上分别铺放竖缝砂浆,在两个竖缝面砂浆都处于塑性状态时,使新砌块就位,并略加向下及侧向推挤,使水平缝和竖缝在挤压作用下有良好的粘接。    2  结语    总之,砌块建筑作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形式,无疑将有着广阔的前景,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它的应用还远未普及,因此俄亟待研究。以上是笔者在施工和学习中得到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砌块建筑的一些思考,对加快混凝土砌块的推广有所裨益。

2024-06-02 17:03:55 回答

砌筑时,要求砌筑的墙体底部必须设置C20混凝土导墙,要求其高度不得小于200mm,要求厨房、卫生间处设置配筋为4Φ12,φ6@200,高度不小于200mm的C20混凝土地圈梁。砌筑前,必须根据门窗洞口位置认真进行排砖,当洞口与砌块模数不符合时,可以适当调整与增大门窗抱框的尺寸。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6598901748657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