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想种植香菇;不怎么懂技术,我想求助您?



				
				
typical2006
23685 次浏览 2024-05-28 提问
65

最新回答 (6条回答)

2024-05-30 18:26:45 回答

1.栽培方式和工艺  
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艺为配料一分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一出菇。  
2.栽培委节  
主要有春栽和秋栽两大季节,有早春播种春末夏出,春播夏出,春播秋冬出,秋播冬春出这样几大生产运作方式。  
3.品种类型  
香菇品种繁多,可按需要划分品种类型,可按栽培基质划分、按出菇早晚划分、按销售型式划分、按大小划分、按出菇温度划分等。  
①按栽培法划分。香菇可段木栽培,可代料栽培,代料又分为若干类型,为木屑、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因此,可划分为段木种、木屑种(代料种)草料种、菌草种、段木代料两用种等五大类型。  
②按出菇早晚划分。按此划分可分为早生种(接种后70—80天出菇)、迟生种(接种后120天以上出菇)。  ③按适宜的产品型式。这主要分为干销种和鲜销种,干销种相对菇质紧密,含水量低,出干率高,适于干制;鲜销种则菇质较疏松,含水量较高。  
④按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叶种、中大叶种、小叶种三大类。前者菌盖多在5-15厘米,后者4-6厘米,居二者大小之中的为中大叶种。  
⑤按出菇温度划分。可分为低温种、中温种、高温种、广温种4类。  
低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5-15℃。  
中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0-20℃  
高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5-25℃。  
广温种:出菇温度范围较广,在5-28℃,但以10-20℃出菇最高,品质最好。栽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品种。  
三、代料栽培的主要品种  
近年我国代料栽培香菇已占总产量的90%以上,段木栽培已是一种限制生产的栽培方式,因此,本文不再对段木种和栽培技术进行介绍,而只介绍代料栽培的品种。为了便于栽培者了解品种及其合理使用,本文以栽培季节介绍品种。

2024-05-30 18:26:45 回答

夏季的香菇鲜品,是食用菌市场的紧俏货。采用水温空调降温出菇的措施,使用中高温菌株,夏季香菇产品大量,市场价格大幅上升。主要措施为:
  一、设施或设备要求  栽培设施:普通食用菌大棚,完成春季生产以后,把原来的菌袋清理出去,棚内打扫干净,检查修补棚膜,喷洒适量的药物予以灭菌杀虫处理。然后,将棚内灌入清水,待水渗下后,在棚内撒施石灰粉,即可将菌袋搬到架子上。降温设备:水温空调器既可在夏季进行降温生产,也能在冬季进行升温栽培,一机两用,效果极好。
  二、菌袋制作  基本配方:木屑1800公斤、麦麸2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尿素3公斤、石灰粉20公斤、石膏粉10公斤。按照常规装袋、灭菌、接种以及发菌等管理。
  三、菌袋转色  待全部完成发菌后,即可将白色菌袋依“井”字形码放,并覆盖薄膜、草苫等,使其升温的同时,通过调节草苫和薄膜的覆盖以及夜间的揭盖,一则促使菌袋表面的白色菌丝倒伏,二来增加菌袋的温差,促使其尽快转色。
  四、调温催蕾  完成转色的菌袋,经打孔及补水等处理后,即可搬入棚内,间隔5厘米左右单层排放,通过水温空调进行降温处理1-2天后,再实行高温刺激,配合棚内的水分、光照等刺激,约一周左右即有小菇蕾出现。此后,保持常规用水,尽量缩小湿差,以保证有菇蕾源源不断地出现。该阶段的基本管理指标是:温度保持在20℃-25℃之间,尽量降低;空气湿度在75%-95%之间,由于香菇的菌盖较厚,而且适应较大的湿差,所以,不必担心过大的湿差会导致不良影响;通过调整棚顶的覆盖物,使棚内光照强度保持在300-1200勒克斯;适量的通风,使棚内保持较清新的空气。
  五、出菇管理  香菇菌袋的薄膜较厚,其菇蕾无法自行破袋而出时需人工割破薄膜。方法是在发生菇蕾的地方,用小刀片将薄膜切开,注意不要伤到菇蕾,如果管理细心,可将薄膜沿菇蕾切一圆形口,这样可最大程度地避免发生畸形菇。从幼蕾伸出之后,就进入出菇管理阶段。该阶段应保持温度在20℃-25℃、湿度在75%-95%之间、约500-1000勒克斯的光照和适当的通风。当菌盖直径达到两厘米以上时,可对菇体直接喷施营养素。当香菇菌盖边缘仍呈下卷状态但又要展开时,即应及时采收。在一定程度上,该阶段的棚内温度和叶面施肥将决定香菇产量及其质量的高低。采用菌棒出菇的管理,较菌袋出菇更加方便,但由于菌棒裸露,出菇期间失水较多,故应加大湿度,并应给予浸泡菌棒或注水处理。香菇的采收潮次较为明显,当一潮菇采收后,菌袋的失水较为严重,故需补水、养菌,然后才能收获下潮菇。补水的常用办法是:利用原有的沟、渠、坑或挖一土坑,内铺薄膜,将菌袋排入,离上沿约有20厘米时,铺一薄膜使其呈凹型,在凹型坑里灌满水,形成一定压力后,再向菌袋的坑里灌水,待灌满后,维持24小时,即可排水,将菌袋再摆于出菇架子上,参考上述管理即可。

2024-05-30 18:26:45 回答

1.栽培方式和工艺  
   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艺为配料一分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一出菇。  
   2.栽培委节  
   主要有春栽和秋栽两大季节,有早春播种春末夏出,春播夏出,春播秋冬出,秋播冬春出这样几大生产运作方式。

2024-05-30 18:26:45 回答

方法/步骤
  温度
  在潮湿的状态下,担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26℃。
  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在5-24℃,最适宜温度24-27℃,但由于木材的保护作用,在气温低于-20℃的高寒山地或高于40℃的低海拔地区,菇木也能安全生存,菌丝不会死亡。
  香菇是低温和变温结实性的菇类。香菇原基在8-21℃分化,在10-12℃分化最好。子实体在5-24℃范围内发育,8-16℃为最适。同一品种,在适宜范围内,较低温度(10-12℃)下子实体发育慢,菌柄短,菌肉厚实,质量好;在高温(20℃以上)上子实体发育快,菌柄长,菌肉薄,质量差。在恒温条件下,香菇不形成子实体。
  水分
  在锯木屑培养基中,菌丝生长的最适含水量是60-70%;在菇木中适宜的含水量是32-40%,在32%以下接种成活率不高,在10%-15%条件下菌丝生长极差。子实体形成期间菇木含水量保持60%左右,空气湿度80-90%为宜。
  营养
  香菇是一种木腐菌,主要的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以及少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菇木和培养基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香菇吸收利用。
  ①碳源
  香菇菌丝能利用广泛的碳源,包括单糖类、双糖类和多糖类,糖浓度在1-5%比较好。
  ②氮源
  香菇菌丝能利用有机氮和铵态氮,不能利用硝态氮和业硝态氮。在香菇菌丝营养生长阶段,碳源和氮源的比例以25-40:1为好,高浓度的氮会抑制香菇原基分化。在生殖生长阶段,要求较高的碳。
  ③矿质元素
  除了镁、硫、磷、钾之外,铁、锌、锰同时存在能促进香菇菌丝的生长,并有相辅相成的效果。钙和硼能抑制香菇菌丝生长。
  ④维生素类
  香菇菌丝的生长必须吸收维生素B1,其他维生素则不需要。适合香菇生长的维生素B1浓度大约是每升培养基100um。在段木栽培中,香菇菌丝分泌多种酶类分解木质素、纤维素、淀粉等大分子,从菇木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吸收碳源、氮源和矿质元素。
  空气
  香菇属好气性菌类,足够的新鲜空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栽培环境过于郁闭易产生畸形的长柄菇、大脚菇。
  光线
  香菇是需光性真菌,强度适合的漫射光是香菇完成正常生活史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研究表明:波长为380-540nm的蓝光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对原基形成最有利。香菇子实体的分化和生长发育需要光线。没有光线不能形成子实体,研究表明,40-7-lx的光照强度比较适宜。香菇原基在暗处有徒长的倾向,盖小、柄长、色淡、肉薄、质劣。
  酸碱度
  适于香菇菌丝生长的培养液的pH值是5-6。pH值在3.5-4.5适于香菇原基的形成和子实体的发育。在段木腐化过程中,菇木的pH值不断下降,从而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2024-05-30 18:26:45 回答

香菇菌种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母种的制作单位必须是经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资质认定的定点生产单位,取得生产许可证,具备相应技术水平的专业研究单位,一般的栽培户可从这些单位购进原种,制作栽培种用于生产。
A、原种:是我们由母种转接而来的颗粒菌种。
1.制作培养基:首先用白灰水洗涤玻璃瓶,再用清水洗净晾干,将玉米粒洗净煮至酥而不烂,晾凉,拌少许木屑培养基,装瓶至瓶肩处,上盖1厘米厚木屑培养基压平,然后用棉塞封口,上盖双层牛皮纸。进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在1.5千帕压力下恒温1.5~2小时,晾凉,待接菌。
2.接菌:将瓶装入灭菌后的接菌箱,再将表面消毒后的酒精灯、棉塞、接种铲、接种耙、镊子、火柴一起放入箱,然后封箱,用氧原子灭菌器灭菌半小时,进行接菌。接种是将试管种分成小块放入瓶内,盖上棉塞,进行培养。
3.培养:接完菌的菌瓶放入培养室,在室温24+2℃和24~2℃的恒温下培养30~35天即可长满瓶。
B、香菇栽培种的制作,主要包括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培菌管理等工艺环节。
1.培养料配制。
(1)配方:(杂木屑培养基配方)杂木屑94%、麸皮4%、石膏1%、糖1%,料水比1∶1~1.2。
(2)拌料:按配方把杂木屑、麸皮、石膏干料混匀,然后把糖溶化在水中,加入干料拌匀,放置半小时后,以手握料,指缝间有少量水溢出即可,含水量达到60%即可。
2.装袋。
(1)菌种袋的选择:常压灭菌常选用低压聚乙烯袋,它能耐0.1兆帕以下压力,透明度较差,但韧性好,常选用的规格为14厘米×27厘米×0.004~0.005厘米的折角袋。
(2)装料:是指把配制好的培养料及时装入菌种袋。每袋装湿料0.4~0.6千克,压实后料高为10~12厘米。如果在装料完成后,用直径1~1.5厘米上粗下尖的木棒在料中间扎一个深6~8厘米的孔,有利于加快发菌速度和便于接种。
3.灭菌。栽培种常采用高压灭菌、常压灭菌两种方式。高压蒸气灭菌在锅内蒸汽压力达0.15兆帕,料温126℃下保持1.5~2小时;常压蒸汽灭菌则应在料温达到98~100℃温度下保持10~12小日寸。
4.接种。一般在接种箱和接种室内进行。采用臭氧原子灭菌器灭菌半小时,用75%的酒精进行表面消毒,然后按无菌操作规程将原种移至料袋中,塞好棉塞即可。一般每瓶原种可接40~50袋栽培种。
5.培菌管理。栽培种培养一般在培养室内进行,培菌室要求清洁干燥,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和控温条件。在整个管理期间,主要管理工作包括温度调控、温度调节、通风换气、检查发菌及时剔除污染。
(1)调温:温度调节时要注意料温与室温的差异,菌丝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料温往往高于室温,随着培养时间的加长,料温与室温的差距也随之增加。根据这一原理,培养室温度初始阶段温度应较高,控制在24~26℃为好,接种15天后室温宜控制在20~22℃。
(2)调湿:培养室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为宜。湿度过高菌种易受杂菌污染,湿度太低,易使原种表层培养料失水而导致吃料困难或发菌缓慢。
(3)通风:通风换气有利于降低培养室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氧气量,并可调节培养室温度。气温高时通风应选傍晚至凌晨进行;气温低时,应选择在中午气温高时进行。
(4)避光:香菇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照,在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旺盛、浓白,而强光照反而会抑制菌丝生长。因此,菌种培养要在避光条件下进行,特别是要避免强光照。
(5)发菌观察和杂菌检查:培养过程中要经常进行杂菌污染和发菌情况检查。为确保栽培种的纯净度,接种后7天到菌丝布满培养料表面的这段时间,是检查杂菌的关键时期。一旦发现杂菌,应及时剔除。发菌检查则在整个培养期间都要随时进行,发现菌丝生长异常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经35~40天的培养,菌丝可长满全袋,栽培种即可用于生产。如果已培育好的菌种一时未能进行生产,要及时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避光场所,有条件的应移至低温冷库中存放则更理想。
(二)、生产菌棒制作操作规程:
1.拌料方:木屑95%,麦麸4%。首先将木屑筛好,撒上麦麸、石膏粉,在搅拌机里拌一会儿,再拌水,料水比1∶1~1.2,含水量58~60%、PH值6~6.5。
2.装袋:用装袋机5~8人为一组,一人装料,一人打袋,一人装袋,其余人封口。料装的松紧适中,袋口一定用撕裂膜扎紧。
3.灭菌:将料棒装入常压灭菌锅进行灭菌。料棒摆放,上下袋应成直线,前后叠的中间要留空间,使气流自下而上畅通,避免“死角”。要及时点火加温,使蒸锅内尽快地在5小时内上升到100℃,并恒温持续18小时。
4、接菌:灭完菌的料棒出锅,摆成“井”字形堆叠冷却。接菌7人为一组,首先将冷却后的料棒用氧原子灭菌器灭菌1小时,在接菌帐内,灭菌器前,一人打孔,三人点种,二人套袋,一人扎口。
培养:接好菌种的菌棒“井”字型堆放,堆高13层,在室温24+2℃或24~2℃条件下恒温培养,待菌圈长至6~8厘米,开始脱袋;菌圈8厘米以上开始放“小气”,用牙签在菌棒上刺8~10个孔;当菌丝长满全棒,转色前期放“大气”,四面刺孔120个左右。进入转色期,得翻几次堆,直到全部转色;出菇前期,将过重的菌棒再刺一遍孔,将菌棒内水分蒸发达到出菇期的含水量。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2024-05-30 18:26:45 回答

香菇种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是防止菌盖过大。商品香菇以菌盖直径6厘米以下者为最优。而直径超过6厘米以上,甚至达到8-10厘米的大花菇看起来很稀奇,作为观赏不错,但商品和食用价值不高。
二是适时采收,防止过“老”。香菇适时采收,不仅滑嫩细腻,而且营养价值高。采收太迟,孢子成熟弹射,消耗营养,粗纤维增加,食用时口感欠佳。对香菇子实体不同生长阶段的蛋白质含量进行过测定,结果是当菌盖大卷边时蛋白质含量最高。因此,栽培香菇,特别是培育白花菇,要及时采收,防止长老。   
三是培育白花菇要防止用“明火”加温。在白花菇生长期间,有些菇农为了加温排湿,培育优质花菇,多采用在冬季菇棚放置煤球炉“明火”加温。“明火”加温虽然可以使花菇菌盖的裂纹宽、深、白,但由于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未排出棚外,对香菇子实体有毒害作用;特别是当温度达    20℃以上时,将菌褶烤黄、烤焦、烤糊,致使菌盖断裂、倒塌,甚至脱落。特别是棚内温度达30℃以上时,菌肉内部发生变化,呈胶质状,难以烘干。食用时失去脆嫩特征。因此,“明火”加温不是理想的加温方法,要改为火道加温。控制菇棚内温度在20℃以下。   
四是推广脱水机烘干。太阳晒、土法烘干等干燥的香菇.菇形不好,颜色差,降低了商品价值,因此要推广脱水机烘干,用脱水机烘干的香菇菇形圆整,颜色鲜,商品价值高。    
五是分批采收,一是菇棚内生长的香菇大小、长短不一,要分批采收,不要一次采收,这样可以适时采到优质菇,提高商品价格。
希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6176104545593 秒